上海城郊的“红警矿石精炼厂”
外,看不到传统垃圾场的堆积如山,只有一片整齐的银色厂房,屋顶覆盖着太阳能薄膜,地面嵌着直径5米的圆盘式人工重力生器——确保厂房内的垃圾处理设备在1g重力下稳定运行。
李扬和梁小龙刚走到入口,厂长就带着技术人员迎上来,恭敬地躬身:“老板,梁将军,咱们这是地球最大的红警垃圾处理基地,每天能处理2万吨固体垃圾,回收率达95以上。”
走进主车间,机械臂正将垃圾输送至“自动分拣装置”
,装置内的红外扫描仪快识别垃圾成分,金属、塑料、有机物被精准分流:银白色的金属碎片落入“熔炼舱”
,塑料被送进“降解转化炉”
,厨余等有机物则进入“生物质处理罐”
。
“您看那台熔炼舱,”
厂长指着一台冒着淡蓝色火焰的设备,“能把废铁、废铝熔炼成高纯度合金锭,上个月刚给地球星舰工厂送了5oo吨再生钛合金,用来造‘开拓者级’的舰体框架。”
梁小龙凑到熔炼舱的观测窗前,看着里面的金属碎片逐渐融化成银白色液体,忍不住问道:“剩下的5没法回收的垃圾怎么办?不会造成污染吧?”
“绝对不会,梁将军!”
厂长立刻解释,“没法回收的特殊废料,会送入‘清洁燃烧炉’,燃烧产生的热能用来驱动电机,尾气经过硫基过滤装置处理后,排放的只有水蒸气,没有任何有害成分。
现在地球的固体垃圾已经减少99,只有少数核废料需要送到月球背面的专用处理站,咱们这厂运营3年,没收到过一次环保投诉。”
李扬拿起一块再生铝锭,表面光滑无杂质,和原生铝锭几乎无异:“红警技术的优势就是‘变废为宝’,不仅解决垃圾污染,还能补充原材料,降低对地球矿产的依赖。
火星、金星的红警精炼厂也按这个标准建,确保全太阳系的垃圾都能闭环处理。”
离开精炼厂时,厂长递上一份数据报告:“老板,这是咱们的回收效益表——每处理1万吨垃圾,能回收4ooo吨金属、2ooo吨燃料,折算成星际积分约5oo万,既环保又赚钱,现在不少城市都在申请建红警精炼厂。”
李扬点头:“优先满足火星新城区和金星重工区的需求,让那边的垃圾也能及时处理,别影响移民生活。”
随后,两人乘坐穿梭舱前往地球星环城的“太阳系航道环保监测中心”
。
刚进入中心,调度员就调出《太阳系航道环保法》的全息文本,逐条解释:“老板,梁将军,这部法律是半年前颁布的,要求所有舰艇必须安装‘垃圾回收舱’,航行中产生的食品残渣、设备废料、破损零件,都得统一收集,不能随意丢弃。
每艘舰抵达星环城或空间站后,都要把垃圾转运到‘太空垃圾处理站’,再由专用运输舰送回地球或火星的红警精炼厂。”
梁小龙指着屏幕上的“航道垃圾监测系统”
——无数绿色光点代表正常航行的舰艇,每个光点旁都标注着“垃圾回收舱状态”
,偶尔有黄色光点闪烁,调度员立刻解释:“那是垃圾回收舱快满的舰艇,系统会自动提醒它们就近停靠处理站,要是出现红色光点,就是违规排放的,会被处以‘禁航1年’的处罚,到现在已经有3艘民用运输舰因为违规被处罚,没人敢再乱排了。”
“太空环境比地球脆弱,一点垃圾都可能影响航道安全。”
李扬的语气严肃,“上次梁将军的拦截机编队,就差点被一块废弃的卫星碎片撞了——必须把环保法执行到底,不能让垃圾毁了咱们的航道。”
当天下午,李扬和梁小龙来到“星际防御指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