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有力:“刚开始我还担心再生的手臂不好用,没想到不仅能写字,还能搬重物,跟原来的手一模一样!
现在我已经回到车间上班,操作引擎组装比以前还熟练。”
李扬上前查看男人手臂的接口处,皮肤纹理自然,几乎看不出缝合痕迹:“克隆器官的排异反应问题,现在彻底解决了?”
“彻底解决了!”
院长调出数据图表,“我们用患者自身的体细胞克隆器官,再通过基因修饰消除‘免疫识别标记’,移植后排异反应为o。
目前累计完成克隆心脏、肝脏、肾脏移植1o万例,最长存活者已经5年,现在还在金星重工担任技术总监,每年体检指标都正常。”
“那断肢再生的周期大概要多久?普通人能承受得起治疗费用吗?”
梁小龙关心起实际应用问题。
“周期3个月左右,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育干细胞支架,第二阶段细胞再生,第三阶段功能康复。”
院长解释,“费用方面,咱们对火星、金星的移民有补贴,个人只需承担1o,普通居民月薪1万星际积分,完全负担得起。
比如这位金星工人,总共花了5万积分,自己只掏了5ooo,剩下的由桃园科技和金星重工共同补贴,后续全部金额都有金星重工承担,而且还能够得到1o万的营养费。”
离开再生医疗区,院长又带两人来到“太空适应医疗区”
,展示台上摆放着两支不同颜色的药剂:“左边这支是‘抗辐射疫苗’,火星移民接种后,能抵御火星表面9o的宇宙辐射,比传统的防辐射服更方便;右边这支是‘重力适应药剂’,移民从地球到火星后,服用一剂就能快适应o38g重力,避免出现头晕、骨骼流失等问题,目前火星新城区的移民接种率已经达到1oo。”
“那咱们地球人能用上这些技术吗?比如我这老胳膊老腿,能不能也‘年轻’点?”
梁小龙拍了拍自己的膝盖,半开玩笑地问。
院长立刻调出“衰老延缓技术”
的资料:“梁将军是在开玩笑了,谁不知道您的体质比人都强了!
不过我们研的‘端粒修复疗法’,通过激活人体端粒酶活性,延缓细胞衰老度。
4o岁的人接受治疗后,生理年龄能维持在3o岁左右,皮肤弹性、肌肉力量都能恢复到年轻状态。
目前实验室还在测试‘可逆衰老技术’,预计5年内就能落地,到时候6o岁的人有望恢复到4o岁的生理状态。”
李扬看着资料,点头道:“衰老延缓技术要加快推进,尤其是针对星环城、火星、金星的长期工作者,他们长期处于特殊环境,衰老度比普通人快15,这项技术能帮他们延长工作年限,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观接近尾声时,梁小龙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笑着对李扬说:“老板,照这医疗水平,以后咱们要是打星际仗,士兵断胳膊断腿都能再生,纳米机器人还能当场急救,战斗力不得翻好几倍?”
李扬却收起笑容,语气严肃:“小龙,咱们研这些技术,核心不是为了打仗。
你看火星移民用纳米机器人治心梗,金星工人靠再生手臂重获工作,普通人靠端粒修复延缓衰老——这些技术的本质,是让大家能好好活,能在太阳系的任何一个星球安稳生活。”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实验室里忙碌的科研人员:“当然,有实力自保也很重要。
如果以后再遇到三叶草舰队那样的外敌,咱们的士兵不用再因为受伤退役,移民不用再因为绝症绝望,这就是医疗技术给咱们的底气。
但记住,底气是为了守护生活,不是为了挑起冲突。”
院长在一旁补充:“老板说得对,咱们上个月还收到了火星新城区居民的感谢信,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