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未来社区”
的入口处,没有传统的门禁岗亭,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无形的“生物识别屏障”
。
李扬抬手对着空气扫了扫,屏障瞬间浮现出淡绿色的“通行许可”
字样,旁边的梁小龙笑着调侃:“这玩意儿比以前的门禁卡方便多了,上次我忘带卡,在小区门口堵了半小时。”
社区店长早已在入口等候,见到两人立刻迎上来,恭敬地躬身:“老板,梁将军,咱们社区是地球批‘1级文明示范社区’,目前入住23万户,全是参与过火星金星建设的家庭,今天带您二位好好逛逛。”
李扬点头,目光落在社区两侧的商铺上,当其冲的是一家“星际服饰定制店”
,橱窗里陈列的衣服款式简洁,却泛着淡淡的金属光泽。
“这些是金星的硫基纺织技术做的?”
店长立刻回应:“老板您眼光准!
这叫‘温控纤维服’,面料里掺了金星产的细硫基纤维,能自动感应体温调节温度——夏天穿凉飕飕的,冬天不用穿棉袄,还能防泼水、抗刮擦。
居民扫码选款式,3o分钟就能通过店里的3d打印舱做好,比传统服装店快1o倍。”
梁小龙拿起一件深蓝色的外套,摸上去手感柔软,像丝绸却更挺括:“这衣服能穿去太空吗?下次出任务我也整一件,省得穿笨重的航天服。”
“暂时还不行,梁将军。”
店长笑着解释,“太空得穿带生命维持系统的专业服装,这衣服主要是日常穿,不过工厂正在研‘轻量化太空休闲服’,以后在星环城内部活动就能穿,不用总飘着。”
离开服装店,三人走进社区市。
货架分成了三个鲜明的区域:红色标签是“火星特产区”
,摆着真空包装的太空水稻米、脱水蔬菜,还有罐装的“火星夜光果”
;黄色标签是“金星培育区”
,耐高温番茄、抗旱小麦粉整齐排列;绿色标签是“地球本土区”
,有机蔬菜、散养禽肉透着新鲜。
市经理拿着平板跑过来,递到李扬面前:“老板,您看,现在居民都用‘星际通用积分’支付,积分能在地球、火星、金星通用,比如这袋火星大米,2o积分,相当于以前的2o块钱,普通居民月薪1万积分,足够花了。”
李扬指着货架旁的“真空管道递口”
:“这些新鲜蔬菜是从郊区运过来的?”
“是的!”
经理点头,“郊区有咱们的‘生态农场’,蔬菜收割后通过地下真空管道输送,1o分钟就能到市,比以前的冷链车快多了,还能保证新鲜。
昨天火星新城区的市还跟咱们调了1o吨番茄,通过星环城转运,明天就能到。”
梁小龙拿起一盒金星番茄,掂了掂:“这番茄看着比地球的大,味道咋样?”
经理立刻切了一块递过来:“梁将军您尝尝,金星的高温环境让番茄糖分更高,比地球的甜2o,很多居民都爱买给孩子当水果吃。”
走出市,社区的居民楼映入眼帘——这些楼房没有固定的“楼层”
概念,而是像“积木”
一样拼接而成,外墙覆盖着银灰色的“太阳能薄膜”
,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店长指着一栋正在“扩建”
的楼房:“老板,咱们的居民楼是模块化设计,家里添人口了,直接申请加建一个房间,机械臂2小时就能装好,不用像以前那样换房子。”
走进一户居民家中,女主人正在阳台打理盆栽——那是一盆微型夜光树,枝叶间泛着淡淡的绿光。
“这是火星的品种吧?”
李扬问道。
女主人笑着点头:“是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