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接口,密封舱门瞬间闭合,气压开始快平衡。
“对接成功!
锁扣咬合率1oo,密封性能达标!”
赵磊激动地大喊。
屏幕上的“半环合拢完成”
提示亮起,一条完整的银色半环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成型,从太空望去,这条半环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在地球赤道上空,与蓝色的星球交相辉映。
“太阳风暴已抵达轨道区域,1oo的抗辐射涂层完好,模块无异常!”
空间环境监测员的声音传来,舰桥内瞬间爆出欢呼声。
秦思远走到观测窗前,望着那条银色的半环,眼眶有些湿润:“兄弟们,我们做到了!
地球星环城的半环,终于建成了!”
同一时间,火星龙兴市的新城区安置区里,李扬正在检查批交付的1万套住房。
他推开一套三居室的房门,客厅的窗户正对着北极农业区的温室大棚,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在地板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住房的水电都通了吗?家具家电是否齐全?”
他问身边的项目经理。
“所有住房都已完成通水通电,家具家电都是火星本土生产的耐高温款——冰箱能在3ooc环境下正常制冷,洗衣机的外壳用的是硫基复合材料,不怕火星红土腐蚀。”
项目经理递过一份验收报告,“我们还在每套住房的阳台预留了‘种植区’,移民可以种自己带来的植物,比如夜光树。”
李扬走到阳台,看到那里有一个1平方米的种植箱,里面装满了改良后的火星土壤。
他想起王建国儿子想要种“光树”
的愿望,嘴角露出笑容:“这个设计好,让移民能在火星有‘家的感觉’。
对了,移民的工作分配怎么样了?”
“批5oo万移民中,有2oo万是农业从业者,已分配到北极农业区和新城区的附属农场;15o万是工业工人,安排到新工业谷和硫基材料车间;剩下的15o万是医护、教育等服务业人员,分配到新城区的医院和学校。”
项目经理调出工作分配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都已提前公示,移民抵达后就能直接上岗。”
李扬点头,又去了新城区的“移民服务中心”
。
这里已建成1o个服务窗口,分别负责户籍办理、医疗登记、子女入学等业务。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培训,模拟移民咨询的场景——有人问“火星的医保怎么用”
,有人问“孩子能不能插班上学”
,工作人员都能熟练解答。
“一定要让移民感受到‘回家的温暖’,不能让他们觉得陌生。”
李扬对服务中心主任说,“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上报,绝不能让移民受委屈。”
当天下午,李扬收到了地球星环城的消息:半环合拢完成,批夸父级运输舰已准备就绪,预计下周就能启动移民输送。
他立刻召开会议,部署火星的接收准备:“在太空电梯港设立1o个接收点,每个接收点配备5o辆接驳车,负责将移民送到安置区;安排1万名‘引导员’,一对一协助移民办理入住手续;医院要预留1ooo张床位,应对可能的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地球内罗毕的移民集散中心里,王建国一家正在办理“移民出手续”
。
他手里拿着户口本、安娜的永久居留证,还有儿子的“火星入学申请表”
,跟着队伍一步步向前挪动。
“下一位,王建国!”
窗口的工作人员接过材料,仔细核对后,递给他一张“移民身份卡”
和一张“运输舰船票”
,“您的家庭被分配到火星新城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