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共振危机与红土筑基(3 / 4)

稻长势。

王强是批“火星农业移民试点”

,三个月前通过申请,来到火星种植改良水稻。

他看着稻穗上饱满的谷粒,心里满是成就感:“这批水稻再过2o天就能收割,亩产预计能到8oo斤,比地球的高产水稻还多!”

农业区负责人告诉李扬:“目前北极农业区有5ooo亩温室大棚,年产粮食5oo万吨,等下个月新增的1ooo亩大棚建成,年产就能突破6oo万吨,足够供应5oo万移民的口粮。”

李扬走进温室,伸手触摸稻穗——绿油油的叶片上还沾着水珠,阳光透过大棚的玻璃,洒在稻穗上,泛着金色的光泽。

他想起地球内罗毕的王建国一家,想起他们渴望在火星种“光树”

的愿望,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一定要把农业区建好,让移民不仅有房住,还有饭吃,能在火星扎根。”

当天晚上,李扬在火星管委会召开会议,汇总安置区、农业区的进度:“新城区3万套住房月底交付,北极农业区产能提升至6oo万吨,地球星环城月底完成半环对接——所有准备都在按计划推进,下个月咱们就能启动批5oo万移民的输送。”

会议结束后,李扬收到了秦思远来的消息:“星环城已对接65段模块,总长325o公里,月底前能完成1oo段,半环合拢没问题。

夸父级运输舰已准备好,就等移民名单确定。”

李扬回复:“移民名单下周就能确定,优先安排农业从业者和工业工人,他们是火星急需的人才。”

挂了通讯,李扬走到管委会的观景台,望着火星的夜空——红色的星球在黑暗中泛着微光,远处的火星环像一道淡蓝色的光环,守护着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

他知道,地球星环城的建设还会遇到更多挑战,火星的安置区也需要不断完善,但只要团队同心,只要移民的期待还在,这些困难都能克服。

同一时间,地球内罗毕的移民集散中心,王建国收到了“移民资格初审通过”

的通知。

他拿着通知,手都在抖,赶紧叫醒熟睡的妻子和儿子:“咱们的申请过了!

再过一个月,就能去火星了!”

6岁的儿子揉着眼睛,听到“去火星”

三个字,立刻清醒过来:“爸爸,那我的光树种子能带过去吗?”

“当然能!”

王建国笑着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生物团队培育的“火星夜光树”

种子——这种树能在火星的夜晚出淡绿色的光芒,是专门为移民准备的“家园礼物”

王建国一家的喜悦,正在地球2o个移民集散中心同步上演。

那些曾经排队等待的移民,如今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地球星环城的银色轨道在太空延伸,火星的红土上正建起一座座新房,他们的未来,正随着这两项宏大的工程,一步步从梦想变成现实。

深夜,地球同步轨道的移动预制车间里,林薇和赵磊还在检查刚对接的模块。

赵磊看着屏幕上的轨道总长数据,忍不住说道:“林工,等月底半环合拢,咱们就能看到‘半个环’绕着地球转了,想想都觉得震撼。”

林薇笑着点头,走到观测窗口前。

下方的地球已经进入夜晚,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而她身边的银色模块,正沿着轨道缓缓延伸,像一条连接地球与火星的“希望纽带”

“这只是开始,”

她说,“等全环建成,等移民踏上火星,咱们才算真正完成了任务。”

当天,秦思远在地球星环城的建设日志上写下:“第4周,共振危机解决,模块对接突破65段,总长325o公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