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钢绿共生(3 / 3)

的外壳升级。

李扬站在工业园的观景台上,望着下方忙碌的生产线——硫矿在传送带上流动,熔炉中闪烁着红色的火焰,机器人在车间内有序作业;远处的隔离带,淡绿色的植被随风波动,与工业园的银灰色厂房形成鲜明对比;更远处的北极海,波光粼粼,新三角洲的植被带像一条绿丝带,环绕着蓝色的海域。

“这才是‘钢绿共生’的样子。”

李扬轻声感叹,身边的秦思远递过一份工业生态监测报告:工业园周边5公里的土壤硫浓度无明显上升,大气氧浓度稳定在12,新三角洲的狗尾草长势良好,北极海的鱼类种群数量持续增加。

梁小龙则拿着一块硫基复合材料的样品,在手中掂量着:“这材料真不错!

用它造的运输舰,肯定比之前的更耐撞!

下次我驾驶用这材料改装的拦截机,去星战世界跟安纳金比飞行,保证赢他!”

王教授笑着补充:“我们还在隔离带现了新的昆虫品种——‘硫食甲虫’,它们以耐硫蕨类的叶片为食,同时能将体内的硫元素转化为无害的硫化物排出,进一步净化土壤。

这说明即使在工业区周边,生态系统仍在自主进化,形成新的平衡。”

当天下午,李扬在战略会议上宣布了下一阶段计划:“二期工程启动硫基材料深加工,生产星际设备核心部件;同时,在工业园周边建设‘生态监测中心’,实时监控工业与生态的各项数据;基建团队利用第一批硫基材料,启动金星前哨站的扩建,将前哨站从1oo人的规模扩大到1ooo人,为科研人员和工业技术人员提供住宿与工作场所。”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坚定:“金星的展,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我们要让工业成为生态的支撑——用硫基材料建设更坚固的生态防护设施,用地热电能驱动更高效的生态监测设备;同时让生态成为工业的底线——用植被过滤工业废气,用生物链净化工业废水,实现钢与绿的真正共生。”

会议结束后,李扬独自来到工业园的隔离带,看着脱硫杨树上停留的硫食甲虫,又望向远处新三角洲的绿色植被带和北极海的蓝色水面。

夕阳下,工业园的厂房、隔离带的植被、北极海的波光、同步轨道的磁场光芒,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钢绿共生”

的金星新图景。

他知道,金星的工业之路才刚刚起步,未来还会面临更多挑战——比如金属矿开采的生态影响、工业规模扩大后的能源供应、太阳系协同中的资源分配等。

但只要坚持“钢绿共生”

的原则,让工业展始终围绕生态保护展开,这颗星球就不会重蹈地球工业化初期的覆辙,而是成为太阳系中“工业与生态平衡展”

的典范。

“通知所有单位,休整72小时,全力备战二期工程。”

李扬的声音在通讯频道里回荡,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让金星不仅有绿芽破土的生机,更有钢铁筑梦的力量——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真正宜居的工业星球。”

夜色降临,金星的“夜晚”

第一次迎来工业的灯火。

硫基工业园的车间内,机器轰鸣不停,灯光照亮了火山口的夜空;隔离带的灌溉系统仍在运转,为植被提供夜间水分;新三角洲的狗尾草在夜风中轻轻晃动,北极海的鱼类在水中安然栖息——钢与绿的交响,在这颗曾经的炼狱行星上,奏响了属于未来的乐章。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