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的技术能不能用上?比如给这台动机加个应急助推模块?”
“画蛇添足。”
李扬否定得干脆,“冷核聚变的优势在持续输出,反物质引擎适合短途突击。
就像货运舰用冷核,歼击舰用反物质,各司其职。”
他点击“确认改造”
,全息投影突然收缩成一枚银色u盘,悬浮在两人面前,“具现技术资料,连带改造后的动机成品设计图。”
u盘落入掌心时,带着系统空间特有的冰凉。
李扬将其塞进特制的防磁盒——这类存储介质在桃源集团属于“反物质引擎级”
加密标准,只有秦思远的权限能解锁。
“走吧。”
李扬转身走向空间出口,白光已在那里凝聚成门,“秦叔还在等马里奥舰队的推进方案,这台改造后的动机,刚好能填上谷神星轨道修正的缺口。”
桃源科技深空指挥中心的环形大厅里,秦思远正对着三维星图皱眉。
全息投影上,谷神星的轨道曲线像一条被拉长的橡皮筋,马里奥舰队的冷核聚变引擎已开到最大功率,曲线的斜率却仍未达到预期值。
指挥台的屏幕上,实时数据不断刷新:【当前推进效率:67,预计抵达火星轨道时间:372天(出计划210天)】。
“反物质引擎的备用方案评估好了吗?”
秦思远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到各舰队,指尖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哪怕用掉三分之一储备,也要把时间压缩到180天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总,反物质引擎的瞬时推力会让谷神星表层冰壳崩解,”
马里奥舰队指挥官的声音带着犹豫,“咱们的采矿机器人还没完成深层锚定,强行加可能导致推进器脱落。”
秦思远刚要回话,大厅入口的虹膜识别装置突然出“滴”
的轻响。
李扬和梁小龙并肩走进来,前者手里的防磁盒在顶灯照射下泛着哑光,后者正低头啃着一块冷核聚变能量棒——这是桃源集团的标配零食,用氦-3聚变废料制成,热量等同于三碗米饭。
“别打反物质的主意了。”
李扬将防磁盒放在指挥台上,盒盖自动弹开,银色u盘悬浮在蓝光中,“给你带了个更合适的东西。”
秦思远的目光落在u盘上,瞳孔微缩——这种加密制式他再熟悉不过,桃源集团只有五份核心资料用此存储:冷核聚变引擎终极参数、反物质约束场公式、火星大气改造核心算法、钛战机跃迁引擎蓝图,以及……尚未公开的曲率驱动理论模型。
“这是?”
他没急着触碰u盘,而是看向李扬。
“行星动机技术参数,”
李扬调出改造后的三维模型,冷核聚变核心的蓝色光晕在星图背景下格外醒目,“保留了原有的塔身结构,核心换成咱们的冷核聚变单元,推力比原版提升40,零辐射。”
梁小龙在旁边补充:“单台就能让谷神星的推进效率提到98,两台并联,120天准能撞进火星轨道。
而且燃料用的是小行星带的氦-3,马里奥舰队的采矿船随便挖挖就够了,不用动反物质储备。”
秦思远的手指悬在u盘上方,指尖的温度几乎要融化那层防磁镀层。
他从事航天工程四十余年,亲眼见证桃源集团从“地球轨道玩家”
跃升为“太阳系级势力”
——冷核聚变引擎让星际航行成本骤降,反物质引擎让舰队拥有跨天文单位突击能力,而眼前这台改造后的行星动机,是第一个能“推着矮行星跑”
的实用化设备。
“改造难度大吗?”
他终于握住u盘,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