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
等诗句,便是对其生动的描绘。
天籁之音,仿若天上传来的圣音,正如那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让人对其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向往。
在古代,曾有“三音”
的精妙定义,其中古琴之音被视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则为人籁。
张其金深知,《天籁之音》既然是由古琴弹奏而出,且为唐伯虎的绝技,那必然蕴含着凡的魅力,定不会让人失望。
“天籁”
一词,不仅代表着自然界那些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泉涌、流水声等,还寓意着诗文所呈现出的天然浑成之美。
后世常将那些不事雕琢、自然质朴却充满韵味的诗歌赞为天籁之作。
在通俗的用法中,“天籁”
常被用来形容声音动听至极,宛如仙乐。
张其金并不知晓,此次晚会的演奏曲目其实早已选定,那便是陶笛大师宗次郎先生的《故乡的原风景》。
这曲子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其难度之高,在业内也是声名远扬。
能够流畅完整地弹奏此曲的人,必定具备八级以上的高水平。
至少唐绍春深知自己难以驾驭,因为这曲子所营造的意境太过高远。
它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将自然风景的绝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曲子中巧妙地折射出一种充满禅意的生活方式,恰似禅宗的“自性清净”
说,追求的是最上之禅,从空出有,如同莲花般清净不染,凡脱俗。
“你是仅仅会弹,还是能够熟练弹奏?”
唐绍春试探性地问道。
他心里清楚,若说会弹,自己看着曲谱也能勉强为之,只是度稍慢,手法生涩。
只有真正熟练掌握,那才称得上专业水准。
他的眼神紧紧盯着张其金,试图从他的回答中找到一丝信心。
“应该算熟练吧。”
张其金语气平淡,仿若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的声音如同平静的湖面,没有丝毫的波澜,却又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自信。
其实,早在昭通之时,当唐伯虎的灵魂在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