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孩子嘛,第一个姓杜,第二个姓赵,这不就结了?"
赵屯长眼睛一亮:"
这这倒是个法子!
"
但随即又皱眉,"
可屯里人会说闲话"
杜小荷笑了:"
赵叔,您可是屯长,您带头破破旧规矩,谁敢嚼舌根?再说"
她压低声音,"
等小鹏成了您女婿,打猎的本事还能不教给林场屯的后生?"
这话说到了赵屯长心坎上。
老汉一拍大腿:"
成!
就这么办!
"
他看了眼屋里,"
可亲家公那儿"
"
交给我。
"
杜小荷撑着腰站起来,"
您先回,等爹气消了再说。
"
送走赵屯长,杜小荷转身进了屋。
杜勇军已经醒了,正靠在炕头喝药,见女儿进来,立刻别过脸去。
"
爹,"
杜小荷坐在炕沿,"
您想啊,要是小鹏去了林场屯,以后您打猎回来,是不是能多歇几天?反正有女婿帮着照看咱家地"
杜勇军哼了一声。
"
再说,赵屯长答应给两头牛、五只羊当聘礼。
"
杜小荷继续道,"
到时候您想喝新鲜羊奶,还不是随时有?"
老汉的耳朵动了动。
王谦适时插话:"
爹,我打听过了,林场屯那边獐子多。
以后让小鹏定期给您送麝香,治风湿最管用。
"
杜勇军终于转过头来:"
真能两头住?"
"
那当然!
"
杜小荷趁热打铁,"
我都跟赵叔说好了,第一个孙子姓杜,第二个姓赵"
"
哼,这还差不多。
"
杜勇军脸色缓和下来,"
不过聘礼得再加一张熊皮!
"
风波暂平,接下来是繁琐的婚俗流程。
按规矩,要先"
换帖"
——把双方生辰八字写在红纸上,由媒人交换。
七爷翻着老黄历,选了个黄道吉日。
"
就这天。
"
老人家烟袋锅点着日历,"
宜嫁娶、纳采、订盟。
"
换帖这天,林场屯来了十几号人,抬着聘礼热热闹闹地进了牙狗屯。
最前面是两头披红挂彩的牛,后面跟着五只羊,再往后是各色礼品——两坛老酒、四匹棉布、一整只风干的狍子,还有赵小梅亲手绣的几十双鞋垫。
杜家也摆出了嫁妆:杜鹏打的狼皮、王谦送的猎刀、杜小荷准备的被褥最引人注目的是七爷给的一包药方——"
治跌打损伤七十二法"
,这可是无价之宝。
仪式在晒谷场举行。
七爷穿着难得一见的青布长衫,站在碾盘上高声念着婚书:"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念完婚书,赵小梅羞答答地给杜鹏戴上自己绣的荷包,杜鹏则红着脸递给她一把精致的匕——刀柄上刻着"
同心"
二字。
围观的人群出善意的哄笑,孩子们争抢着撒落的喜糖。
正当气氛热烈时,黑皮突然跳上碾盘:"
我给新人贺个喜!
"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古怪的乐器——像是口琴和笛子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