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的清晨,王谦蹲在院子里磨着猎刀。
刀刃在磨石上出&0t;嚓嚓&0t;的声响,在寂静的雪地里格外清脆。
杜小荷挺着大肚子从屋里出来,手里捧着个冒着热气的搪瓷缸。
&0t;趁热喝,&0t;她把缸子递给王谦,&0t;刚熬的姜糖水。
&0t;
王谦接过缸子,热气氤氲中看见妻子冻得通红的脸颊。
杜小荷怀孕已经五个多月,肚子明显隆起,行动却依然利索,只是王谦总不放心让她干重活。
&0t;今天真要去?&0t;杜小荷帮他整理狗皮帽子的系带,&0t;听说西山那边野猪可凶了。
&0t;
王谦一口喝完姜糖水,辣得直咧嘴:&0t;于子明说现了一群,少说十来头。
快入冬了,猪正肥着呢。
&0t;
院门外传来于子明标志性的大嗓门:&0t;谦哥!
磨蹭啥呢?再晚猪都跑没影了!
&0t;
王谦最后检查了一遍装备:双管猎枪、备用弹药、砍刀、绳索,还有王父特意准备的一包辣椒面——遇到危险时往野猪脸上撒,能争取逃跑时间。
&0t;走了。
&0t;他亲了亲杜小荷的额头,&0t;晚上回来吃你炖的酸菜。
&0t;
杜小荷往他兜里塞了两块高粱饴:&0t;路上垫垫肚子。
&0t;
院子里,于子明已经全副武装地等着了。
他今天格外精神,穿了件崭新的羊皮袄,猎枪擦得锃亮,腰间还别着把锋利的猎刀。
&0t;玉兰给做的,&0t;见王谦打量他的新袄,于子明得意地转了个圈,&0t;说是我生日礼物。
&0t;
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向屯口走去。
路上,杜小荷的叮嘱声还追在身后:&0t;小心点!
别逞强!
&0t;
屯口的老槐树下,七爷正蹲着抽旱烟。
见他们来了,老人家用烟袋锅敲了敲脚下的树桩:&0t;磨蹭啥呢?猪群往北沟子去了!
&0t;
七爷今年七十有二,是屯里最年长的猎人,对山林里的每一处兽径都了如指掌。
他佝偻着背走在前面,脚步却比年轻人还稳当。
&0t;昨儿个现的,&0t;七爷边走边说,&0t;一群半大猪崽子,带头的母猪少说三百斤。
&0t;
王谦心头一热。
这个季节的野猪膘肥体壮,一头成年猪能出百十来斤肉,够全家吃上小半个月。
更别说野猪肚是味名贵药材,能卖上好价钱。
&0t;七爷,&0t;王谦小声问,&0t;这次能打着几头?&0t;
七爷眯着眼盘算:&0t;要是运气好,三四头不成问题。
不过得小心带崽的母猪,护崽的母猪比老虎还凶。
&0t;
三人一路说笑,很快来到了北沟子的入口。
这里的地势明显变得陡峭起来,积雪也没过了膝盖,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力气。
七爷示意大家放轻脚步,指了指前方一处被积雪覆盖的山坳:&0t;就在那坳子里,昨儿个拱了一片橡树林。
&0t;
王谦仔细观察地形。
山坳里确实有大片被翻动的雪地,还有新鲜的猪粪和蹄印。
从痕迹看,这群野猪刚离开不久,应该是去附近的水源喝水了。
&0t;顺着脚印追,&0t;七爷压低声音,&0t;别惊动了。
&0t;
三人沿着蹄印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