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t;
车停在山脚下的停车场,三人徒步上山。
八月的千山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松树的清香。
石阶路两旁是卖纪念品的小摊,有木雕、草编和各种山货。
&0t;尝尝,&0t;老陈买了几串山葡萄,&0t;千山特产,别处吃不到。
&0t;
山葡萄酸甜可口,杜小荷吃得嘴唇都紫了。
走到半山腰的龙泉寺时,她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眼睛依然亮晶晶的。
&0t;歇会儿吧,&0t;王恒心疼地说,&0t;不急。
&0t;
龙泉寺是座古朴的禅寺,青砖灰瓦,飞檐翘角。
大殿里供奉着释迦牟尼像,香火缭绕。
杜小荷学着别人的样子拜了拜,小声许了个愿。
&0t;许的啥愿?&0t;下山时王谦好奇地问。
杜小荷脸一红:&0t;不告诉你,说了就不灵了。
&0t;
老陈哈哈大笑:&0t;肯定是求子呗!
新媳妇都这样!
&0t;
傍晚回到鞍山,老陈带他们去了当地最有名的&0t;铁西烧烤&0t;。
露天的小院里摆着十几张矮桌,每桌中间都有个小炭炉,客人自己动手烤肉。
&0t;鞍山烧烤可有名了,&0t;老陈往炭炉上放肉片,&0t;比沈阳的还正宗!
&0t;
新鲜的羊肉在炭火上&0t;滋滋&0t;作响,香气四溢。
杜小荷学着老陈的样子翻动肉片,小脸被炭火烤得通红。
就着冰镇啤酒,三人吃得满头大汗。
&0t;谦哥,&0t;回招待所的路上,杜小荷小声说,&0t;鞍山真好,又有工厂又有山水&0t;
王谦点点头:&0t;等咱们有了孩子,带他一起来看炼钢。
&0t;
第二天一早,老陈送他们去火车站。
临别时,他塞给王谦一个布包:&0t;给建国的,鞍钢出的不锈钢小刀,削苹果不生锈。
&0t;
火车缓缓驶离鞍山站,窗外的钢铁森林渐渐远去。
杜小荷靠在王谦肩头,翻看着在千山买的风景明信片。
&0t;该回家了,&0t;王谦轻声道,&0t;出来半个月了。
&0t;
杜小荷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不舍:&0t;这次旅行真像做梦一样&0t;
火车&0t;哐当哐当&0t;地行驶在辽南平原上,窗外的景色从城市变成田野,又从田野变成山林。
两人分享着老陈准备的煮鸡蛋和烙饼,回忆着这半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哈尔滨的中央大街、齐齐哈尔的扎龙湿地、沈阳的故宫、鞍山的钢花铁水
&0t;最难忘的是什么?&0t;王谦问。
杜小荷想了想:&0t;在扎龙看到丹顶鹤的那一刻。
&0t;她顿了顿,&0t;还有每个第一次和你在一起的夜晚。
&0t;
王谦心头一热,将她搂得更紧了。
对面座位的大婶看着这对小夫妻,露出了然的微笑。
火车在黄昏时分抵达了牙狗屯所在县城。
站台上,王父和王母已经等在那里了,旁边还站着杜小荷的父母和弟妹。
一见到父母,杜小荷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0t;傻丫头,&0t;杜母搂着女儿,&0t;哭啥,这不是好好的吗?&0t;
王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0t;玩得开心吗?&0t;
王谦用力点头:&0t;爹,我见识了好多&0t;他迫不及待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