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养活!
&0t;
刘大脑袋被老伙计们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问东问西。
老人虽然故作矜持,但眼中的自豪藏不住——他刘大脑袋宝刀未老,依然是牙狗屯最好的猎手!
王谦把母鹿送到杜小荷家的后院,那里已经准备好了干净的棚舍。
杜小荷熟练地给伤口清创、上药,动作轻柔得像对待婴儿。
&0t;能活。
&0t;她最终判断,&0t;但得养上一个月。
&0t;
王谦点点头:&0t;养好了再放归山林。
&0t;
杜小荷抬头看了他一眼,眼中满是柔情:&0t;我爹说,新房下个月就能上梁了。
&0t;
&0t;嗯,正好赶上雨季前。
&0t;王谦帮她整理药材,&0t;你爹还生气吗?&0t;
&0t;早不气了。
&0t;杜小荷抿嘴一笑,&0t;自从你答应帮我家也起新房,我娘天天念叨你的好,我爹耳朵都起茧子了!
&0t;
两人相视一笑。
前院传来杜婶子招呼吃饭的声音,飘来阵阵炖肉的香气。
生活就像这春日的阳光,温暖而充满希望。
王谦离开杜家时,看见刘玉兰扶着父亲往家走。
刘大脑袋虽然疲惫,但腰杆挺得笔直,不时大声回答着路人的问候。
这个沉寂多年的老猎人,终于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
远处,新房的地基已经砌到了齐腰高,青砖灰瓦在夕阳下泛着温暖的光泽。
王建国正在工地上跟建筑队的技术员说话,看见儿子回来,远远地招了招手。
王谦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科研所的订单、山林的资源、乡亲们的期望还有那些神秘的刀伤和白狐的指引,都在等着他去探索和解答。
但此刻,他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平静时光。
大黄不知从哪钻出来,亲昵地蹭着他的腿。
王谦揉了揉狗头,望向远处正在融雪的山峦。
兴安岭的春天,来得虽迟,却总是充满生机。
清晨的露珠还在草叶上滚动,王谦已经蹲在刘大脑袋家的院子里,看着老人摆弄几个粗瓷小罐。
罐子里装着各色粉末,有的灰白如骨粉,有的暗红似铁锈,散出苦涩的药香。
&0t;这是闹羊花,这是乌头根,这个是&0t;刘大脑袋用缺了半截的食指挨个指点,指甲缝里嵌着洗不掉的药渍,&0t;配麻药最关键是比例,多一分要命,少一分白搭。
&0t;
王谦凑近闻了闻,一股刺鼻的辛辣味直冲脑门,呛得他连打两个喷嚏。
刘大脑袋咧开缺了颗门牙的嘴笑了:&0t;劲儿大吧?这点儿粉子能麻翻一头二百斤的野猪!
&0t;
院门&0t;吱呀&0t;一声被推开,于子明风风火火地闯进来,崭新的狗皮帽子上沾着草屑:&0t;刘叔,谦哥!
玉兰让我来问问,今儿个进山带啥干粮?&0t;
&0t;带个屁干粮!
&0t;刘大脑袋一瞪眼,&0t;今儿个学配药,不进山!
&0t;
王谦接过刘玉兰准备的布包,里面是几张还冒着热气的油饼和几个咸鸭蛋。
他掰了块油饼塞嘴里,酥脆的外皮裹着葱花香,是地道的东北做法。
前世他吃过无数山珍海味,却总忘不了这口家常味道。
&0t;刘叔,这麻药&0t;王谦嚼着油饼问,&0t;能麻翻多大的家伙?&0t;
刘大脑袋眯起独眼,脸上的皱纹挤成一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