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着酒瓶招呼他。
“今天不喝了!”
他摆摆手,摩托车沿着公路一路行驶着。油价又涨了,昨天加油站的价格牌让他心头一紧——一升汽油的钱,够给儿子买本参考书的了。
夜风吹散了他身上的胶水味。张卫国盘算着要不要改骑自行车,省下的油钱可以多报一个补习班。
路过电器行时,橱窗里的电视机正播放着长安的夜景,那些璀璨的灯光下,满面笑容的人们在街头上行走着,他们的脚上穿着皮鞋,运动鞋,高跟鞋——其中也许就有今天经他之手粘合的鞋子。
摩托车一路向小区驶去时,张卫国的腰隐隐作痛。但当他想到儿子早晨背英语时的模样,那发音和电视里的差不多,想到这,他的嘴角就不自觉地上扬。
骑摩托车比自行车快多了,仅仅只用了十几分钟就到了小区,小区里十几栋四层高的楼房耸立在道路两侧。
这些四层楼房,就是掸邦的标准住宅——层高3.5米,五室两厅两卫,147平方米。
在这里绝大多数工人都住着这样的公寓——只要工作上五年,就可以用贷款买一栋这样的房子。
停好摩托车后,他特意抬头看了一眼自家的房子,儿子房间的窗户还亮着灯。
晚上九点十五分,张卫国的胶鞋在楼道里发出沉闷的回响。他掏钥匙时发现右手拇指又多了一处烫伤的痕迹,这很正常。
门开的瞬间,他就看到了,大女儿和小儿子都在客厅。
“爸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