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126章 迈进核时代(第三更,求订阅)(5 / 6)

p;十几分钟后,身处书房的李毅安挂上了电话,此时,他的表情凝重,片刻后,才说道。

    “终于进入核时代了!”

    核潜艇啊!

    与其它人不同的是,李毅安对核潜艇是满怀期待的,相比于苏联和美国广阔的国土,南洋不仅国土面积狭小,只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而且除了婆罗洲本岛没有地震之外,其它各岛都位于地震带,这意味着陆基洲际导弹只能部署于本岛。这就让原本危险又低效的陆基核武库变得更容易遭受打击。

    因为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均采用发射井方式,部署地点几乎人尽皆知,所以其是高度危险的。如果他国对南洋发动核攻击,第一波核打击必然要毁掉南洋的核弹发射井,防止南洋的核报复。而这也意味着在核反击作战理论框架下,李毅安必须在最短时间——甚至可能是几分钟以内做出决断,要么错失良机、坐视陆基核弹被毁;要么误信虚假情报、仓促酿成核大战。

    这根本就是一个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僵局。这也正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不被核专家们看好的重要理由——核反击决策过于仓促。

    而相比于陆基洲际导弹,海基,尤其是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优势是极其明显的,其不仅可以前出部署在离打击目标较近的水下区域,敌方无法探测到潜艇的具体位置,在发射导弹前,潜艇几乎不存在被摧毁的危险。

    对于南洋来说核潜艇绝对是构建核反击力量最可靠的选择,现在有了蛟龙号攻击型核潜艇,那么接下来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

    “其实那怕就是战略轰炸机,其生存力也是极其可观的,可以在遭受袭击前紧急起飞,即便是发现核武器来袭警报是误警,还来得及把飞机召回来。”

    而相比之下,部署位置固定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