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1212章 血脉相连(第三更,求订阅)(3 / 4)

里,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将会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并且在这里传播着华夏文明。

    文明将会在这里交汇融化合。

    就这样,两人不知道聊了多久,在即将分别时,看着繁华的街道,钱穆感叹道:

    “当年编写《国史大纲》,我以为国要亡了,想的是传承,想的是要把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让,让后代知道原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还有着如此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后来,我们赢了,国家危亡的局面结束了,虽然……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传播,把华夏文明在这片土地上传播下来……”

    传承与传播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两者的含意却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在那种特殊的情况之下。

    “是啊,我们唐人之所以是唐人,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化!”

    “确实……”

    将视线投向远处的海报,盯着海报看了一会,钱穆说道:

    “无论我们唐人身在何处,无论相隔多远,共同的文化把我们的血脉相连,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来到这里的原因。”

    其实,这同样也是的李毅安资助国学院、新亚书院的原因,为了华夏文明的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

    又一次,在翻看着《国史大纲》时,李毅安依然是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动了让钱穆过来给自己讲学的想法。就这样看了一会之后,才合上手中的书,然后冲着坐在对面的林家超,笑道:

    “一看书,就入迷了一些,这部《国史大纲》确实是非常适合南洋的!”

    听着阁下的感叹,林家超连忙说道:

    “阁下所言甚是,当年《国史大纲》发行之初,我初阅时,方才知道,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何等之辉煌,只有清据之后,才沦为“东亚病夫”,如此才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林家超的回答,让李毅安连连点头。

    尽管在另一个世界,对这部书的褒贬不一,批判过于美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保守主义,是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可是他们全然不顾这部书的本意——是修给亡国之后的国人看的。

    其实,在这一点上,时人是有认知的,九一八事变后,金陵就下令将中国通史作为大学必修课。为什么要作为必修课?因为当时的局势,国将不国。日本占领东北后在东北推行日式教育,学日文,摒弃中国历史,修习日本文化和日本历史,让沦陷地的人民接受日文教育。这无疑是最高程度的文化侵略。消灭一个国家,最关键的是消灭一个国家的文化。当文化没有人追随,这文化自然消亡了。

    所以,他们才要通史,学使,因为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他的历史!

    “钱先生知道,作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