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恩发动机项目,所以库尔克就采用了英国罗·罗公司提供的尼恩-II离心式喷气发动机取代了HeS-011A。尼恩涡喷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比HeS-011A更大,但采用了离心机而不是轴向压缩机,所以尺寸更大,更长,要求一个全新的机身来容纳它。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工作程序——围绕发动机设计机身,再以机身为核心设计整架飞机。
其结果就是……基本上重新设计。
但是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毕竟,有Ta-183的早期设计作为基本的范本,所以,在理论上,它仍然还是Ta-183的进一步发展,得益于以Ta-183为基础的前期设计,他们很快就完成了初步设计,通过使用木制模型进行大量的风洞试验,设计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机翼是薄翼型上单翼,后掠角40°,同时采用了薄型机翼设计,这是德国航空界战争期间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减小翼型厚度不仅降低了阻力,还能够推迟激波的出现。激波对于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有重要影响……”
在库尔克介绍着FX1的机翼设计时,他并不知道,战后美俄等国在研制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时只引入了后掠翼技术,而没有采用薄翼型设计,到后来又不得不走回头路,以实现更高的飞行速度。
而得益于库尔克带来的马尔特霍普设计小组,从一开始,FX1战斗机的研发就占据着世界的尖端,这只是某一个细节,但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飞行员出身的卢克武,看着面前的全尺寸模型,仔细观察一会,又思索了片刻,便说道。
“虽然我是轰炸机飞行员出身,但是我也开过战斗机,从理论上来说,上单翼比起下单翼来,其实布局会对飞行员向下的视野产生严重影响,所以,我们是否可以机翼进行了修改呢?毕竟,在空战中,视线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