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外郊,正在清理外围据点,对城内守军形成了合围之势。”
“同时,我海军主力舰艇和潜艇部队,已彻底封锁了台岛周边海域,尤其是北向通往琉球、东瀛本土的航线。”
“据侦察和无线电监听得知,如今台北城内的补给奇缺,士气低落,突围无望,固守待援更是痴人说梦,参谋部判断,即便我们不立即发起总攻,台北城也极有可能在短期内,因弹尽粮绝而……不攻自破。”
陆绍远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波动,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的目光从台岛移开,转向了沙盘上的另一个焦点——高丽半岛。
李岩的指挥棒也随之移了过去:“高丽战事,同样进展十分顺利,我北方进攻集群,在强大的炮火准备和空中突击准备下,已成功突破东瀛在平壤以南精心设置的第二道防线,战略重镇平壤城,经过一日的激烈巷战,已于昨日傍晚被我军完全攻克。”
指挥棒在平壤的位置重重一点,然后向北移动:“目前,东瀛守军残部已仓皇撤退至鸭绿江以南的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预设防线,他们显然打算依托山地和既设工事,进行拼死挣扎,企图延缓我军的推进速度。”
“不过,与台岛情况类似,我南方海军庞大的驱逐舰舰队和潜艇大队,已协同完成了对高丽东西海岸的封锁,半岛鬼子守军的海上补给线已被彻底切断,其困守半岛的部队,军需物资,尤其是燃油、弹药和重型装备的配件,已经断绝。”
“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他们的抵抗意志,会随着库存的消耗而迅速瓦解,我们参谋部认为,只要我们维持住目前的海上封锁强度,高丽半岛的鬼子主力,其命运将与台北城的守军一样,在不久的将来,因后勤崩溃而失去有组织的战斗力。”
整个汇报过程,李岩的语气始终保持着特有的客观和冷静,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南方军那无可阻挡的气势和绝对的优势。
陆绍远听完后,思考了一会。
“海军……”陆绍远低声自语,然后抬高了声音,语气中带着深刻的认同和感慨,“李总长,看到没有?海军的重要性,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鬼子失去了制海权,他们在海外的数十万大军,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补给一断,就算是再精锐的部队,也难逃被困死的下场。”
他拿过指挥棒,点在了沙盘上东瀛本土那狭长的岛屿轮廓:“如果我们拥有足够强大的海军力量,能够将整个东瀛本土也彻底封锁起来…那么他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在外执行侵略任务部队的的补给线了,而是他那个物资贫乏,绝大部分战略物资依赖外部输入的岛国将会被我们完全封锁。”
“一旦被完全封锁,不出三年,不,甚至可能只需要一年,小鬼子国内经济必将崩溃,社会必然动荡,到时候,哪怕我们一兵一卒不登陆,他也得老老实实地坐到谈判桌前来,接受任何条件!”
说到这里,陆绍远轻轻吁了口气,那感慨的意味更加明显:“可惜啊……我们终究是发展的时间太短了,咱们的底子太薄了。”
“工业基础,尤其是造船业,虽然这几年来投入巨大,奋起直追,但想要建立起一支庞大的远洋海军,还需要时间,眼前的这两条封锁线,几乎已经是我们现阶段南方海军力量的极限了。”
李岩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少帅说的是,海军的建设,是百年大计,急不得。不过,以我们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投入力度,等到时候,建成一支纵横世界各大洋的蓝水海军,绝对不是空谈,此次台岛、高丽战役,既检验了部队,也为我们未来的海军发展,指明了方向。”
就在这时,作战室外先是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随即是清晰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