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柳城的谈判桌上唇枪舌剑、到处暗流涌动的时候,南方军的战争机器并未停歇。
收复台岛的庞大练兵计划—“登陆琼州岛三军联合演习暨接收行动”正在总参谋部紧锣密鼓地细化,不日即将下发。而另一项目标更为明确的军事行动,已经准备就绪。
陆绍远当天上午提出的收复香山澳的构想,总参谋部和第二集团军以最高的优先级进行了响应,一份详尽周密的作战与接收计划书,在谈判结束的当天下午,就已经准备在送往陆绍远的办公室内了。
当天下午,当大鹰特使和东瀛代表团带着满腹屈辱和不确定的“共识”悻悻离去时,之所以灯塔国国务卿哈里森没有离开,因为他将南方军使用的制式步枪向国内汇报后,获得了一项新任务,军购。
此时军务楼内,一位总参部的副官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了陆绍远的办公室。
“少帅,第二集团军呈报的《收复香山澳作战计划》及总参部复核意见已拟定完毕,请您审阅。”
陆绍远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起来。
他手里的这份计划书做得相当详尽,显然第二集团军和总参部都下了一番功夫。
这份计划核心内容如下:
1.敌情研判:
驻军力量:葡国在香山澳的军事力量极其薄弱。总督阿尔洛斯作为最高长官,掌握香山澳全权,但其手中的军事力量麾下仅有三部分:
香山澳军团:约800人,由本土葡人、土生葡人及少量雇佣兵组成,装备老旧的毛瑟G98步枪、少量轻机枪和几门克虏伯75山炮,训练水平低下。
海岸警察:约700人,主要负责港口巡逻和缉私,战斗力量非常有限,拥有3艘木质蒸汽动力炮艇,总吨位不足500吨,火炮口径小、射程近,几乎无现代海战能力。
香山澳土着保安队:数量不详,由葡当局招募的华人组成,负责维持基层秩序,忠诚度和战斗力存疑,且绝大多数心怀故国。
外援可能性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了葡国本土因一战重创无力顾及这个弹丸之地,其所谓的“盟友”大鹰国,虽控制香山澳九成航运并曾在历史上有过模糊的“保护”承诺,但大鹰国与南方交手了几次,结果都是惨败的基础上,绝无可能为了弹丸之地的香山澳与南方军爆发直接军事冲突。
2.香山澳情况分析:
华人占95%以上:长期遭受葡人“分而治之”和种族歧视政策,如华葡分居、华人地位低下,普遍对葡国殖民统治不满,对回归持欢迎态度,但其中也存在部分买办、帮会势力可能与葡当局有利益勾连。
葡裔及土生葡人:享有免税、担任公职等特权,是殖民统治的既得利益者。预计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抗,土生葡人领袖可能组织武装配合葡军。
3.第二集团军部署与作战方案:
兵力:第二集团军第13师第75团,一个加强团,约3000人,主攻,配属师属150毫米炮兵营、师属侦察连,师属装甲营。
共有12门150毫米榴弹炮,20辆灰熊坦克。另外,海军届时会提供一艘“鳄鱼级”驱逐舰帮助陆军进行海上威慑和封锁。
详细的作战思路:
75团提前秘密部署于与香山澳接壤的边境地带,完成进攻准备。
“鳄鱼级”驱逐舰从港城海军基地前出,封锁香山澳港口和外海,切断其海上退路和增援可能。
进攻发起时,师属炮兵营首先对葡军主要军营、炮台、总督府等目标进行短促猛烈炮击,摧毁其指挥体系和重武器,震慑敌军。
炮击延伸后,75团步兵在装甲营坦克的掩护下,从多个方向同时发起突击,迅速分割、包围并歼灭敢于抵抗的葡军。
重点保护华人聚居区,避免平民伤亡。
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