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听听'虎式'项目的最终结论。\"
随后众人走进大楼内,进入到会议室中。
研究所会议室内,李卫国正将一份份测试数据和实车照片递到了陆绍远手上。
\"少帅,经过我们研究院三个月的努力,勉强制造出了“虎式”坦克的阉割版,但是在我们通过实地测试之后,我们得出这款虎式重型主战坦克在设计上就与我们南方的地下不适合。\"
他将一张虎式坦克陷在泥地里的照片递给到了陆绍远,\"首先就是虎式坦克的重量问题。那款主战坦克全重57吨,导致在我们南方的一些地方通过性极差。我们南方的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这个重量的坦克在南方,有超过40%的桥梁无法承受其它的重量。\"
\"其次就是复杂性。图纸上原设计的交错式负重轮系统和精密变速箱,以我们南方目前的工艺水平,就算勉强的制造出来了,在实验的过程中故障率高达30%,这个故障率在战场上是完全不能够被接受的,非常影响战斗力。”
“最后是性价比...\"李卫国苦笑着将一份成本报告给到了陆绍远,\"我们坦克制造厂造一辆'虎式'的造价可以生产三辆'犀牛'改进型。\"
陆绍远静静的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但是并没有开口说话。
当李卫国汇报完毕后总结道:\"所以,少帅,我们装甲车研究所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虎式'主战坦克是一款极其优秀的坦克,但他并不适合我们南方。\"李卫国直言不讳道,\"不过在研发制造他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它的火炮稳定系统和装甲倾斜设计,应用在'犀牛'改进型上,效果非常好。\"
他示意助手推来一个小型模型:\"这是'犀牛-v型',重28吨,装备75毫米的主炮,正面装甲80毫米倾斜45度。在两千次测试中,可靠性达到95%,完全适应南方地形,比我们现在服役的犀牛坦克改进型又多运用了几个全新的技术。\"
陆绍远接过模型,仔细端详:\"具体的性能数据呢?\"
\"经过我们的测试得出,公路时速45公里,越野25公里,最大行程300公里。\"李卫国如数家珍的将具体的参数全部说了出来,\"装备的主炮火力足以在800米距离击穿90毫米均质钢装甲,倾斜装甲的正面防护等效于140毫米垂直装甲。\"
\"有没有进行实战测试?\"
\"有的,在上个月在第一集团军的装甲师对抗演习中,五辆犀牛-v坦克击溃了一个装备犀牛坦克改进型的装甲营,自身仅损失两辆。\"
陆绍远听完后,仔细的翻阅着手中的测试报告,指尖在关键数据上轻轻摩挲。会议室里见状众人都没有出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他的评价。
\"看来我们的判断是一致的。\"陆绍远终于抬起头,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虎式'的火力和防护确实出色,但机动性和可靠性确实不符合南方军的需求。\"
李卫国松了口气,随即又紧张起来:\"少帅,虽然'虎式'坦克这个项目终止了,但这半年的研发让我们在焊接工艺、倾斜装甲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复合装甲的研发进度提前了至少一年。\"
\"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陆绍远嘴角微扬,让身后的副官将一个箱子抬了上来。\"你们积累的经验,正好可以用在这个新项目上。\"
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个木箱子,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他打开箱子,将最上面的一个文件袋递给身旁的李卫国。后者迫不及待地拆开,当看到第一张总装图时,眼睛瞬间瞪大:\"这...这是...\"
\"灰熊中型主战坦克(4谢尔曼)。\"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