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合纵连横上(2 / 6)

清秋醉 思夏言 2545 字 18小时前

果,反而直接导致凌家嫡次子凌锡辉战败身死。

夏栋自此隐而不,不再妄谈进攻,但是骨子里依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南唐的重心与优势俱不在军事层面,其依仗着地缘优势以及丰富的物产,早已形成四平八稳、自成体系的运作机制。

正是因为这种得天独厚的特点,它的存在更像是能够保障邻国资源配置的中立组织。

一则南唐易守难攻的地域特征,仅仅几道山涧天险,就能够阻断任何来犯之人。

况且,南唐只是不耽于战事,却并非朝中无人。

以裴永川老将军为的一批将领骁勇善战、经验丰富,更有一支名为禁军,实乃奇兵的羽林卫。

任凭大梁与北凉叱咤中原,绝不敢轻视南唐的真实实力。

此外,之所以别国完全不会对南唐产生侵略的意图,实在是因为这是件费力不讨好,付出成本远高于收益的选项。

即便不考虑三足鼎立局势的稳固性,假使南唐的防御系统外强中干,最终就算是大梁或北凉其中一方能够成功占领南唐的全部疆域,只会收到一块烫手的山芋。

先,侵略的那一方需要分派能力相当的官员管治南唐大大小小、遍布山川河流的郡县。

考虑到南唐的部落族群之众,上到风土人情、组织教化,下到服饰统一、礼制规整这样的小事情,都是劳心费神且不可出半点差错的重中之重。

其次,还得对应分派数目足够的精兵驻守各个关卡,对内抚顺镇压百姓的暴乱,对外,还得随时防备第三方的突袭。

况且南唐百姓对于自己属国的忠诚度奇高,倘若真的有举国沦陷的事情生,要成功兼并这方水土,绝非一代之功。

这些,同样是太子夏承端仍然犹豫不决,并未痛下杀心的根本原因。

北境之事虽来得突然,毕竟矛头指向并非南唐,故此他存在着侥幸心理。

夏承端生性本就温和,这次夏高帝的急症来得匆忙,教他毫无准备。

不做就不错,他思来想去都想着不如拖延一段时日,等到夏高帝身体好些自有定夺。

只是他并没有想到的一点,在于这次的对手既不是历经数百年的大梁朝廷,也不是做事有规有矩,丝毫不做无用之事的北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