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见招拆招上(1 / 6)

清秋醉 思夏言 2543 字 21小时前

自打喜宴之后,宁王并未再去过荣远侯府,按理说这些年来他投闲置散,不过问朝中大事,与燕云易都没什么往来,与沈亦清更是不会有任何交集。

只是赶巧在千秋诞前几日,有个中年妇人拜访清秋苑,说是受宁王吩咐,有东西要赠予沈亦清。

沈亦清不明就里,本想多问几句,其人却将锦囊放下之后便径直离开,并未给她多做交谈的机会。

她打开一看,锦囊之中放着一个雕着牡丹的圆形玉牌和一个字条,字条上写着“寿安宫司乐陈禾巳时”

思来想去,她还是将这件摸不着头脑的事情据实告诉了燕云易两兄弟。

听沈亦清的描述,那位登门的妇人无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与宁王府的掌事嬷嬷颇为相似。

可是三人商议之后,迟迟不能断定是福是祸。

尤其是这些年来宁王不问世事,怎会无端插手千秋诞。

既然没有正确答案,沈亦清最终决定搏上一搏。

屏儿不愿见她承担风险,因而坚持由自己替她赴约。

屏儿去了之后,的确如约见到了陈司乐,没想到她直言不讳地表明自己是宁王的人,已然得到宁王的授意,可供沈亦清差遣,倒算是突如其来的惊喜。

正当屏儿要赶回大殿的时候,却在返程的甬道拐角处,听见几个寺人窃窃私语。

初始时他们声音并不高,许是见四下无人,便大着胆子正常地议论起来。

屏儿胆小,不敢靠得太近,却还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许多。

原来这几个是彻王的人,此行也是前往寿安宫的司乐坊,目的却是为了暗地里对沈亦清的古琴做些手脚。

只是再往下的部分,就听不大清楚了,是单纯地要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还是有其他更为狠毒的算计就不可知。

几人堵住了甬道,屏儿进退不得,甚至险些要被现。

好在陈嬷嬷及时安排了寺人,出面引开了彻王的手下,她才得以脱身。

屏儿事无巨细地向沈亦清解释之后,她却心事重重地更添几重思虑。

“宁王他为什么要出手相助,是向荣远侯府示好,还是有其他图谋?这个陈嬷嬷是否信得过?还有这个彻王,真是贼心不死。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