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太大变化。
国营百货商店门前,永远排着长队,人们裹着厚重的冬衣,面容麻木,眼神空洞地盯着橱窗里那些品类稀少、价格昂贵的商品。
货架上依旧空空荡荡,只有最基础的必需品,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特有的匮乏感。
街头的酒鬼似乎少了一些,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人手里都捧着一个棕色的塑料瓶。
上面的招牌很是显眼——远东格瓦斯。
不过,那些眼神迷离、步履蹒跚的酒鬼们,喝的大多不是普通的格瓦斯。
他们追求的是那种添加了啤酒花、口感更烈、带着微微醺醉感的“沙皇格瓦斯”。
这种原本专供特权阶层和有钱人的饮品,如今竟成了底层民众聊以慰藉的“液体面包”,一种酒精的廉价替代品。
供不应求!
沙皇格瓦斯在莫斯科的供应永远紧张。
巨大的需求催生了黑市交易,价格翻了几番。
许多普通工人、退休老人,宁可省下买面包的钱,也要攒着买上一瓶“沙皇”,只为在寒冷的冬夜里,感受那片刻虚假的温暖和迷醉。
然而,莫斯科最大的变化,并非在明处,而是在这看似混乱却又有其“秩序”的阴影之下。
帮派!
这个词语,如同瘟疫般在莫斯科的地下世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