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财富榜第二,深入莫斯科基底(6 / 8)

升谈判成功率。进入会议室时,他发现现场仅有六人:两名地方领导、三位中央特派观察员,以及一位身穿灰色大衣、头发花白却目光如炬的老人。

    正是谢尔盖?涅克拉索夫。

    会议一开始,气氛便异常紧张。地方官员极力渲染“稳定压倒一切”,反对大规模私有化;而中央代表则坚持“唯有市场化才能救经济”。争论持续近一个小时,毫无进展。

    直到主持人看向秦远:“秦先生,听说您有些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他站起身,用流利的俄语说道:

    “各位领导,我想讲一个小故事。昨天我在街上看到一位老太太提着暖水瓶排队买热水,因为她家已经三天没供暖了。而就在五公里外,一座装机容量二十万千瓦的热电厂正在闲置,理由是‘缺乏燃料结算渠道’。”

    他停顿了一下,环视众人:“这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源问题,而是资源配置机制的问题。我们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熟练的工人、丰富的能源储备,却因为僵化的体制,让人民挨冻受饿。”

    “所以我建议,成立‘伏尔加河流域综合能源服务公司’,由外资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支持,地方政府保留51%股权,实行董事会决策制。第一年目标:恢复全市90%以上居民供暖,第二年实现电力自给并对外输出。”

    “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将以卢布结算为主,利润优先用于偿还本地债务、补贴民生项目。换句话说??它不是来掏空苏联的,而是来输血的。”

    会议室一片寂静。

    涅克拉索夫盯着他看了许久,忽然笑了:“年轻人,你说的这个模式……有没有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