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
“但这会导致一个无限回溯——如果存在在讲述自己的故事,那谁在讲述存在讲述自己这个故事?这个讲述又是谁在讲述?”
“这就是元叙事悖论,”
观察者承认,“也是我们在故事实在中一直探索的问题。”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叙事是自指的、自足的。
就像数学公理不需要外部证明,叙事也不需要外部讲述者。”
“故事讲述自己,通过自我指涉来存在。”
“这听起来很抽象,但让我展示给你们看。”
随着观察者的话,周围的空间开始生奇妙的变化。
肖自在和他的伙伴们突然获得了一种全新的感知能力——
他们可以“看到”
自己经历的叙事结构。
每一个事件,每一次选择,每一段对话,都不仅仅是独立的生,而是整个宏大叙事中的一个节点。
他们看到从武者村庄开始的征程,如何一步步展开,每个挑战如何为下一个挑战做准备,每个角色如何在适当的时刻出现。
看到和谐、对立、秩序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三位一体结构。
看到适应性、混沌、元叙事如何层层递进,探索越来越深的存在本质。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们看到了“观察者视角”
——
从这个视角看,他们的整个经历就像一部精心编排的史诗,有着完美的节奏、深刻的主题、感人的角色展。
但同时,他们也能感受到,这部“史诗”
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他们真实体验的、真诚选择的、深刻感受的。
“这就是元叙事的真相,”
观察者说,“存在既是原始的、自的,又是结构化的、有意义的。”
“你们既在活着,也在讲述;既在体验,也在创造意义。”
“这不是矛盾,而是存在的双重本质。”
肖自在在这个层次的理解中感到了某种释然。
“所以,无论我们是否接受你的邀请,无论我们做出什么选择,都既是自由的,也是有意义的?”
“正是如此,”
观察者确认,“但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深度的理解。”
“如果你们接受邀请,深入故事实在,你们将看到叙事的更多层次,理解意义的更多可能性。”
“但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复杂性,更深的困惑,更多的哲学挑战。”
“如果你们拒绝,保持在当前的理解层次,你们可以专注于建立和谐,完成你们已经开始的宏大工程。”
“这也是完全有价值的选择。”
团队成员们互相对视,在进行无声的交流。
天元圣女说:“我想去。
我想理解连接和关系在叙事层面的意义。”
普罗塔哥拉说:“我的逻辑思维在这个层次遇到了极限,这正是我需要突破的地方。
我也想去。”
虚无-存在桥梁者说:“我曾经跨越虚无,跨越适应性,现在想要跨越叙事。
我愿意。”
叶孤城犹豫了一下:“我担心的是,如果我们都去了,谁来保护已经建立的和谐网络?”
这是一个实际而重要的问题。
永恒流变者主动说:“让我留下吧。
我刚刚学会了稳定性,正需要时间来巩固和实践。
而且,我可以继续帮助那些适应性存在完成转化。”
混沌播种者也说:“我也留下。
我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关系,如何治愈自己的创伤。
这里的工作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学习。”
绝对混沌主宰——现在应该称它为“重生的创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