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顿了顿,“青阳先生不见生客,能否见到他,就看你的造化了。”
明远谢过老妪,依言寻去。
果然在暮色中找到了一间倚山而建的茅屋,屋前种着几畦草药,炊烟袅袅。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叩门。
门吱呀一声开了,开门的正是青阳先生。
“晚辈陈明远,特来拜谢先生救命之恩。”
明远深施一礼。
青阳先生似乎并不意外,微微点头:“进来吧。”
屋内陈设简朴,只有一桌一榻,墙上挂着一幅太极图,桌上摆着几本古书。
青阳先生沏了杯茶递给明远,问道:“那场火,你可查出缘由了?”
明远摇头:“正想请教先生。”
青阳先生掐指一算,眉头微皱:“你可是在半月前,从一游商手中买了一方古砚?”
明远回想片刻,确有其事。
那方端砚质地细腻,刻工精美,他十分喜爱,一直摆在书案上使用。
“问题就出在那方砚上。”
青阳先生道,“那砚台原是前朝一罪臣之物,内含怨气,日久成精。
那日我路过你店,见黑气萦绕,才出言提醒。”
明远骇然:“那现在砚台已毁于大火,应该无碍了吧?”
青阳先生却摇头:“那砚精已借火遁走,只怕还会害人。”
第三章收徒
当晚,青阳先生留明远在茅屋过夜。
深夜,明远被一阵低语声惊醒,悄悄起身,见青阳先生正在院中设坛作法。
月光下,青阳先生手持桃木剑,步罡踏斗,面前香案上摆着七盏油灯,排成北斗七星状。
忽然一阵阴风吹来,其中一盏灯的火苗剧烈摇晃,几近熄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阳先生咬破中指,在符纸上迅画了一道血符,往那盏灯上一贴,火苗顿时稳定下来。
随后他朝东南方向连拜三拜,这才收法。
明远在门后看得目瞪口呆,直到青阳先生唤他,才回过神来。
“先生刚才是在”
“那砚精又在害人,我暂时镇住了它。”
青阳先生面色凝重,“此物已成气候,若不早日收服,恐生大患。”
明远忽然跪倒在地:“求先生收我为徒,传授卦术,为民除害!”
青阳先生凝视他良久,叹道:“学卦之人,五弊三缺难免。
你年纪尚轻,何必走这条路?”
明远坚定道:“晚辈父母早亡,孑然一身,若能以微末之技助人,虽死无憾。”
青阳先生扶起他,从怀中取出三枚古钱:“既然如此,你我便有师徒之缘。
且用这三钱卜一卦,若得吉兆,我便收你为徒。”
明远恭敬地接过古钱,依言掷了六次。
青阳先生看着卦象,面露惊讶:“竟是水火既济之卦,阴阳和谐,大道可成。
好,从今日起,你便是我青阳的弟子。”
次日,明远回镇处理了铺面,收拾行装正式拜师。
青阳先生告诫他,卦师一脉,最重德行,不可妄断天机,不可借术敛财,更不可逆天改命,否则必遭天谴。
明远一一记下,从此在茅屋住下,跟随青阳先生学习卦术。
第四章初窥门径
青阳先生教学极为严苛,先从《周易》讲起,要求明远将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倒背如流。
而后教授掌诀、星象、风水、相术等,每日功课排得满满当当。
明远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进步神。
三个月后,已能为人简单卜算。
这日,山下王家庄的王老汉前来求卦,说他家的牛走失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