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符号,而是有着各自情感与命运的生灵。
通过这些故事,我仿佛触摸到了这座云雾山、这座清虚观隐藏的脉搏。
我渐渐感觉到,这道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似乎都残留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气”
,平静之下,蕴藏着极深的力量。
而这本天书,就像是开启这尘封记忆的钥匙。
我开始下意识地按照书中偶尔流露出的只言片语,或是故事里精怪们提及的某种吐纳法门,尝试着调息静坐。
起初并无异常,直到某次,我读到一则山魈借山中灵气疗伤的故事,心有所感,依样画葫芦地呼吸,竟感到一丝微凉的气息,随着呼吸渗入四肢百骸,多日劳作的疲惫顿时消散不少。
这更坚定了我的猜测,这天书与这道观,都非同寻常。
时光如水,在山中静静流淌,不知不觉已是深秋。
这一夜,月明星稀,寒意料峭。
我像往常一样,在灯下(后来我装了太阳能灯)翻开无字天书。
然而,今夜的书页,却迟迟没有浮现精怪的故事。
纸面一片空白,却隐隐有光华流动,仿佛在酝酿着什么。
一种莫名的心悸感攫住了我。
我深吸一口气,耐心等待着。
终于,墨迹开始浮现。
但这一次,不再是山水精怪,那画面……竟是一座气势恢宏、香火鼎盛的道观!
观宇连绵,弟子如云,广场上,一个身穿玄色道袍的年轻身影正在舞剑,剑光如龙,气贯长虹。
周围是无数钦羡和敬仰的目光。
那年轻道人的面容,竟与我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只是他眉宇间是逼人的英气与傲然,远非我这个平凡落魄的现代青年可比。
书页上的场景飞变换。
我看到“我”
(或者说,那个年轻道人)道法精进极快,被誉为玄门百年不遇的天才,年纪轻轻便已成为宗门翘楚,受同道尊崇。
然而,画面陡然一转,天地变色,乌云蔽日。
无数狰狞的妖魔从地底、从山壑中涌出,肆虐人间,生灵涂炭。
正道修士们奋力抵抗,但妖魔之势如潮,节节败退。
关键时刻,是“我”
站了出来。
书中浮现的文字,不再是旁观者的叙述,而变成了一种第一人称的、充满决绝与悲怆的意念流:
“……魔涨道消,苍生泣血。
诸派溃散,山河破碎……唯吾清虚观一脉,镇守云麓灵眼,已成最后壁垒。
观下乃万魔窟入口,封印将裂……师尊陨落,同门尽殁,舍我其谁……”
我看到“我”
独自一人,站在清虚观(正是我如今所在的这座破观,只是当时殿宇辉煌,气象万千)的祭坛之上,手持一柄古朴长剑,仰望苍穹,眼中是无尽的悲悯与坚定。
“……以吾之魂,引九天清炁;以吾之血,固大地玄封。
魂魄为引,道炁为薪……散!”
轰!
仿佛有惊雷在我脑海中炸开。
我看到“我”
的身体爆出无法形容的璀璨光芒,如同一轮小小的太阳,光芒融入观宇的每一寸土地,化作无数金色的符文,如同锁链般向下镇压。
汹涌的魔气被硬生生逼回地底,咆哮的妖魔在光芒中灰飞烟灭。
而“我”
的身影,则在光芒中逐渐透明、消散,最终化作点点流萤,融入天地之间。
景象至此,戛然而止。
书页恢复空白,仿佛刚才那惊天动地的一切都只是幻觉。
但我整个人却如同被抽空了力气,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透了衣衫。
心脏狂跳,太阳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