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崔夫人又惊又喜,认定莲生是爱子转世,执意要带他回家。
慧明长老却道:“夫人,镜花水月,皆是虚妄。
执着于相,反失其真。”
果然,莲生随后摇头:“我不是您儿子,但我认识他。
他托我告诉您,他很好,让您勿念。”
崔夫人追问儿子可还有话留下,莲生却一脸茫然,说不出了所以然。
事实上,那句话是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仿佛有人借他之口传达讯息。
此事后,莲生更加沉默。
他常常对镜自照,一坐就是半天。
有时镜中会闪过一些模糊画面:青山绿水,竹篱茅舍,还有一个总是背对着他的白衣人。
九岁那年,莲生生了一场大病,高烧三日不退。
昏睡中,他不断呓语,说的都是些听不懂的言语。
慧明长老守在他身边,只听清反复出现的两个字:“白瑛”
。
病愈后,莲生似乎有些不同。
他主动要求学习降魔经文,尤其对狐妖相关的典籍格外关注。
慧明长老知他心结渐深,叹道:“佛法在度化,不在降伏。
你前世已错一次,今生还要重蹈覆辙吗?”
莲生垂:“师父,我只是不想再后悔。”
次年春,莲生十岁。
慧明长老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将莲生叫到榻前:“孩子,你可知为何让你日日对镜?”
莲生答:“照见本心。”
长老摇头:“更是为了照见妄心。
镜中之物,看似真实,实则虚幻。
你执着前缘,犹如追逐镜花水月。”
他让莲生取来铜镜,对着镜子连问三声:“你是谁?”
第一声,莲生答:“我是莲生。”
第二声,他迟疑:“我是慧觉?”
第三声,他怔住,久久不能言。
慧明长老最后道:“回李家沟去吧,那里的因缘该了了。
记住,无论看到什么,莫被相所迷。”
带着疑惑,莲生重返故里。
这些年,李家沟变化不大,只是那口古井被铁链锁住,贴满了符咒。
村民见莲生回来,态度各异:有的热情依旧,有的避之不及。
回家当晚,莲生又梦见了那个白衣人。
这次对方终于转身,竟是一眉目如画的少年,眼角一颗朱砂痣,笑得温柔:“你回来了。”
莲生惊醒,听窗外风声急促,隐隐有呜咽之声。
他起身持镜出门,见井边黑影一闪而过。
追至井口,但见铁链断裂,符咒尽毁,井中黑气翻滚,却无妖邪之气,反有一股淡淡的莲香。
次日,村里来了个戏班子。
班主是个独眼老人,见莲生便道:“小公子好面相,似我戏中一人。”
他演的是一出《狐梦缘》,讲书生与狐妖的奇缘。
莲生看得入神,尤其当狐妖现原形那幕,心口突然剧痛。
戏毕,独眼班主找到莲生:“小公子是否常做怪梦?镜中是否常见异象?”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压低声音,“有人托我传话:三日后月圆时,井边相见,可知一切。”
莲生警觉:“谁托你传话?”
班主笑而不答,只道:“故人。”
临走前又补充,“小心戴面具的人。”
接下来两日,村里接连生怪事:先是李家牲畜莫名死亡,颈有齿痕;继而有多人声称夜见白影,似狐非狐。
村民恐慌,纷纷要求请法师除妖。
第三日黄昏,一个游方道士突然出现,自称能除妖邪。
他至井边做法,言井中狐妖即将破封,需重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