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妈祖玉簪记(1 / 2)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408 字 3天前

闽中漳浦县有个商人陈大用,祖辈世代以航海经商为生。

他为人精明,善察商机,却独独吝啬于神佛之事,更视祭祀妈祖为无益花费。

乡人屡劝他虔诚敬拜妈祖,他却总是撇嘴摆手道:“大海茫茫,岂有神灵?金银可通商路,何须拜那泥塑木雕!”

这一年,陈大用贩运着整船闽南漆器与上等茶叶,打算前往南洋博取厚利。

船行至半途,碧空陡然翻脸,乌云如千万头狰狞墨兽奔涌而来,顷刻吞噬了天光。

飓风骤起,海面顿成滚沸之锅,怒涛似山峰连绵,挟着万钧之力狠狠砸向船身。

坚固的商船此刻如一枚枯叶,在狂暴的海神掌中颠簸欲碎。

船上水手面无人色,桅杆出不堪重负的呻吟,随时有断裂之危。

陈大用死死抓住船舷,冰冷咸腥的海水劈头盖脸灌下,他几乎窒息。

绝望之际,恍惚见一个老妪,青布包头,立于滔天巨浪间,衣袂竟滴水不沾,身形沉稳如磐石。

那老妪目光悲悯,向他伸出一只枯瘦却稳定的手。

陈大用如同抓住救命稻草,用尽最后力气扑过去。

触手处只觉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贯注全身,他眼前一黑,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陈大用悠悠醒转。

竟现自己孤身躺在海滩上,风浪已息,云破日出。

身边唯余一个青布小包袱,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一支玉簪,通体剔透温润,簪头精雕细琢着一只引颈欲飞的海燕,触手生温。

他惊魂未定,四顾茫茫,忽见远处礁石上,赫然立着那位青布包头的老妪!

她微微颔,声音隔着风浪余音清晰地传入耳中:“此簪能预知风暴吉凶。

归家后,当于村东为吾立祠,香火勿绝,切记,切记!”

语毕,身影竟如烟霞般,倏然消散于海天之间,唯余海风送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咸腥,迥异于凡俗海风。

陈大用惊疑不定,攥着玉簪踉跄归家。

心中虽惊涛未平,可那点吝啬的本性却如礁石般顽固地浮了上来:建祠?那得耗费多少银两!

他小心藏起玉簪,对海上奇遇绝口不提。

然而没过几日,陈大用无意间取出玉簪把玩,簪身那海燕的双眼竟隐隐泛起一点赤红微光。

他心头莫名一跳,依着那点模糊感应,次日果然果断将手中囤积的一批粗布高价抛出。

未出三日,暴雨突袭,布价竟如旱地拔葱般疯涨数倍!

他由此获利巨万,欢喜得心都要跳出腔子。

此后,玉簪每每示警,或红光微现,或触手微凉,皆对应着货殖盈亏、行藏凶吉。

陈大用依着簪子指引,囤积居奇,贱买贵卖,短短两年,竟成漳浦富。

华屋连云,奴仆成群,珍馐满桌,夜夜笙歌。

财富如潮水般涌来,淹没了当初海滩上那个惶恐的自己。

那点因吝啬而生的对建祠的回避,渐渐被得意与傲慢冲刷得无影无踪。

乡邻间开始流传他有异宝傍身,也有人隐约提起当年妈祖显灵救他的旧话,旁敲侧击地劝他:“陈大官人,富贵莫忘根本,何不修座妈祖庙,报答神恩,也为乡里添份福泽?”

陈大用正醉眼乜斜,闻言嗤笑出声,举着金杯的手在空中胡乱一挥,酒液泼洒如金:“神恩?呵!

我陈某今日富贵,全凭自家眼光手段!

你们说的什么妈祖,何曾见过真容?休要聒噪,扰我酒兴!”

满堂宾客噤若寒蝉。

夜深人静时,他取出那支温润依旧的玉簪,指腹摩挲着簪身,却再无半分虔诚,只余下志得意满的冷笑:“纵是真有神灵,也不过是我陈某财的踏脚石罢了!”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