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颜如玉(1 / 4)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2381 字 3天前

金陵城有个破落户子弟,叫柳子安。

祖上也阔过,传到子安手里,只剩一间漏风的书斋和半架子霉味扑鼻的线装书。

他偏生一股痴性,不事营生,整日埋故纸堆,念着“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酸话。

三餐不继,瘦得两颊凹陷,唯有一双眼,在油灯下亮得瘆人,像饿狼盯着猎物。

这年腊月,寒风卷着雪粒子,打得窗纸噗噗响。

子安裹着单衣,蜷在冰冷的书案前,就着一点豆大的灯火翻检祖上留下的旧书。

手指冻得麻,翻到一本虫蛀鼠咬的《前朝异闻录》时,只听“啪嗒”

一声,书脊里竟掉出一幅卷轴!

卷轴入手微沉,裹着褪色的暗黄绫子。

子安心头莫名一跳,抖着手解开系绳。

卷轴徐徐展开,一股若有若无的冷香散开。

灯光昏黄,映在画上,子安呼吸瞬间窒住!

画中并非山水,而是一位女子。

画纸是罕见的“蕉叶白”

,温润如玉。

女子侧身立于一片朦胧烟水间,只露半张脸。

可就这半张脸,已足以夺魂摄魄!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琼鼻微翘,唇瓣一点樱红欲滴。

她眼波流转,似嗔似喜,似有万语千言凝在睫上,欲落未落。

身上一袭素罗裙,无半点纹饰,却衬得冰肌玉骨,清艳绝伦。

背景寥寥数笔水纹,更显得她仿佛随时会踏波而去,不染尘埃。

子安看得痴了,手指不由自主抚上画中人的脸颊。

指尖触处,画纸冰凉,那肌肤的莹润感却透过指尖直抵心尖,惹得他浑身一颤!

画中女子眼波似乎也跟着微微一动,长长的睫毛颤了颤,子安慌忙缩手,疑是自己眼花了。

“颜如玉…颜如玉…”

子安喃喃自语,如坠梦中。

他小心翼翼将画卷悬于书斋唯一的白墙之上,正对着自己的书案。

此后,他读书时,目光总忍不住飘向那画中人。

画中女子仿佛也活了过来,那双含情目,时而温柔注视,时而略带幽怨,时而似有笑意流转。

子安读书读到妙处,便对着画中人讲论;胸中块垒难平,也向她倾诉。

画中人虽不语,那眉眼间的神采却似能解语,默默应和着他的悲喜。

冷寂的书斋,因这一幅画,竟有了生气。

一日,城中富商赵员外做寿,遍请文人墨客。

子安为糊口,也厚颜去了。

席间觥筹交错,众人夸耀珍宝。

赵员外得意地捧出一尊羊脂白玉雕的送子观音,莹白温润,引来一片啧啧赞叹。

子安多喝了几杯黄汤,酒气上涌,瞥见那玉观音,再想想自己书斋里那画中仙姿,一股莫名的傲气冲上头顶。

“此玉虽好,终究是死物!”

子安脱口而出,声音不大,却让席间一静。

他迎着众人惊诧的目光,醉眼朦胧地笑道:“寒舍陋室,藏有一位‘活’的玉人,其容光,岂是顽石可比?”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赵员外脸上挂不住,冷笑道:“哦?柳相公既有此奇珍,何不请出一观,让我等凡夫俗子也开开眼?”

众人纷纷起哄。

子安酒醒大半,冷汗涔涔而下,悔之晚矣!

只得硬着头皮答应改日请众人过府赏画。

当夜,子安踉跄回到书斋,对着墙上的画卷,又悔又怕,连连作揖告罪:“画中仙子,小生酒后失言,唐突了!

万望恕罪!

万望恕罪!”

画中女子静静立着,眼波沉沉,那惯有的温柔似水褪去,只余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