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狐联(1 / 3)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969 字 3天前

---

霜风如刀,割着古寺残破的窗纸,呜呜咽咽。

殿内一盏孤灯,豆大的火苗在寒气里瑟瑟抖,映着宋玉仁那张枯槁的脸。

他裹紧单薄的旧袍,眼睛死死盯着摊在破桌上的经卷,嘴唇无声地翕动,仿佛要将每一个字嚼碎了咽下去。

落第的羞耻像冰冷的藤蔓缠紧心肺,这荒寺的苦熬,是他唯一的指望了。

殿外,老槐树的枯枝鬼爪般伸向墨黑的夜空,偶尔一声夜枭的怪叫,更衬得此地死寂如坟。

“吱呀——”

那声音轻飘飘的,却像冰锥扎进宋玉仁的耳朵里。

他悚然抬头,只见虚掩的破门不知何时被推开了半扇。

月光幽微,勾勒出门口两个袅娜的身影。

寒风卷着几片枯叶吹入,带来一阵奇异的暖香,非兰非麝,直往人骨头缝里钻。

“郎君好生用功呀。”

一个娇媚入骨的声音响起,带着慵懒的笑意。

两人莲步轻移,无声无息地飘了进来,仿佛足不沾尘。

一个身着红绡,艳若桃李;一个裹着蓝锦,清冷如月。

容光之盛,绝非尘世所有。

她们径自走到宋玉仁案前,那红衣女子掩口轻笑:“长夜漫漫,孤灯寒衾,岂不辜负了这大好韶光?”

蓝衣女子眼波流转,也柔声道:“我姐妹二人,愿为郎君解闷。”

宋玉仁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心擂如鼓。

他猛地站起身,凳子腿刮过地面出刺耳的声响。

他竭力板起面孔,声音却有些颤:“二位……二位娘子请自重!

男女有别,授受不亲!

此乃圣贤教诲,礼法大防!

岂能……岂能行此苟且之事?离去,莫污了这清净之地!”

他色厉内荏,手指紧紧抠着桌沿,指节白。

“噗嗤!”

红衣女子毫不留情地笑出声来,那笑声如银铃,却又带着刺骨的嘲讽,“好一个道学先生!

‘礼法’?‘苟且’?啧啧啧,”

她上下打量着宋玉仁紧绷的身体,眼神锐利如针,“郎君这‘礼法’,怕不是纸糊的灯笼,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心里那点子猫腻吧?”

她向前逼近一步,暖香更浓,“分明是怕了,偏要扯块遮羞布!”

宋玉仁被她戳中心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嘴唇哆嗦着,却吐不出一个字。

蓝衣女子一直静静看着,此时嘴角也弯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诮。

她眼波在宋玉仁脸上打了个转,又扫过他案头墨迹未干的习字纸,朱唇轻启,曼声吟道:“戊戌同体,腹中止欠一点。”

声音清泠如玉磬,字字清晰,在空寂的殿宇里回荡。

她念罢,那双秋水般的眸子便定定地看着宋玉仁,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和毫不掩饰的戏谑。

这上联如一道闪电劈入宋玉仁脑中!

“戊”

、“戌”

二字形体相似,只差肚子里那一点笔划之差。

明面上是拆字巧对,暗里却毒辣无比——分明是讥讽他宋玉仁空有满腹经纶(戊戌之形),实则内在空空(腹中欠一点),是个绣花枕头,更直指他此刻“腹中”

那点因畏惧礼法而强压下去的欲念(欠一点胆色)!

宋玉仁的脸腾地烧了起来,羞愤交加。

一股邪火猛地窜起,烧得他几乎理智尽失。

他几乎是吼了出来,声音尖利:“己巳连踪,足下何不双挑?!”

“己”

、“巳”

二字亦是形近,且下部相连(连踪)。

这下联针锋相对,反唇相讥:你们姐妹二人形影不离(连踪),脚底下(足下)既然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