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胭脂债(1 / 3)

子夜异闻 古皖老村 1736 字 3天前

醉香楼,曾是秦淮河畔最旖旎的风月场。

如今时局动荡,繁华落尽,只余下一座雕梁画栋却透着腐朽气息的空壳。

老鸨徐娘勉强支撑着,楼里的姑娘也只剩零星几个,勉强应付着那些怀旧或图便宜的客人。

夜风穿过空荡的回廊,呜呜咽咽,像谁在哭。

醉香楼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三楼最西头的厢房——“栖凤阁”

,绝不留客过夜。

那是曾经的头牌,玉蝶姑娘的房间。

玉蝶,人如其名,美得惊心动魄,一颦一笑能勾魂摄魄,琴棋书画冠绝秦淮。

只可惜,红颜薄命。

五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她不知为何投了楼后那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捞上来时,浑身湿透,脸色青白,唯独手里死死攥着一支点翠凤头白玉簪——那是她最心爱的饰,据说是某个负心薄幸的恩客所赠。

自那以后,“栖凤阁”

就锁了,也邪门得很。

新来的姑娘小翠不信邪,仗着年轻胆大,又贪图栖凤阁宽敞雅致,偷偷配了钥匙搬了进去。

起初无事,只是夜里总觉得特别冷,窗户明明关着,帐幔却无风自动,空气里总飘着一股若有似无的、混合着上好胭脂和水腥气的怪味。

小翠只当是房子久不住人,阴冷潮湿。

直到那一晚。

楼里来了位生客,自称姓柳,是个面容清俊、带着书卷气的年轻商人。

他出手阔绰,却不要楼里现有的姑娘作陪,只点名要见“最特别的那一位”

徐娘脸色骤变,连连摆手。

柳公子却微微一笑,从怀中摸出一枚成色极佳的羊脂玉佩:“我慕名而来,只为玉蝶姑娘。

烦请通融,我只在房中听一曲,绝不久留。”

那玉佩价值连城,徐娘看着空荡荡的钱匣,又看着柳公子笃定的眼神,鬼使神差地,竟应了。

她让小翠带路去栖凤阁,自己则躲得远远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串开过光的佛珠。

小翠战战兢兢地打开栖凤阁的锁。

一股更浓郁的、冰冷的胭脂水粉混合着水底淤泥的腥气扑面而来。

房间里的布置蒙着厚厚的灰尘,却依稀可见当年的奢华。

柳公子神色自若地走进去,坐在窗边的梨木圆凳上。

“有劳姑娘,请玉蝶出来一见。”

他声音温润。

小翠头皮麻,正要说什么,房间角落的阴影里,忽然传来一声极其幽怨、仿佛从水底深处冒出来的叹息:

“唉……”

烛火猛地摇曳,光线瞬间变得惨绿!

房间的温度骤降,墙壁上渗出细密的水珠。

一个身影,缓缓从梳妆台前的阴影里“浮”

了出来。

她穿着一身湿透的、颜色鲜艳却已褪色暗的旧式旗袍,水珠顺着她乌黑如瀑的长滴滴答答落下,在她脚边汇成一滩不断扩大的水渍。

她的脸,在摇曳的绿光下美得惊心动魄,却又苍白得不似活人,嘴唇却涂着最艳丽的胭脂,红得像血。

正是死去的玉蝶!

她手里,把玩着那支点翠凤头白玉簪。

小翠吓得瘫软在地,牙齿咯咯作响。

柳公子却异常镇定,甚至眼中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玉蝶姑娘,久违了。”

玉蝶抬起眼,那双眸子黑得深不见底,没有一丝活气,只有无尽的哀怨与冰冷。

她没说话,只是轻轻哼起一支江南小调。

曲调婉转凄美,却仿佛裹挟着冰冷的井水,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湿漉漉的寒气,直往人骨头缝里钻。

房间里的水腥气越来越重,墙壁上的水珠汇成了细流往下淌,地板也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