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归位者惊蜀帐 刘玄德藏玄机(5 / 6)

都像活蛇般游动。

赵云握紧亮银枪的手指骤然发力,枪尖的微缩水晶与胸口玉佩同时爆发出幽蓝光芒。两束光流在空中交织成螺旋纹,映出刘备临终前的面容——先帝卧于白帝城龙榻,病容枯槁却眼含微光,唇角扬起的笑意里,释然如长江东去,深忧似巫山云雾。那笑容震颤着赵云的心神,枪尖水晶随之剧震,竟将七年前先帝榻前的烛泪虚影都映了出来:彼时烛火明明灭灭,先帝指甲在玉佩上划出细响,恰与此刻浮城引擎的脉冲声同频。

“先帝为何隐瞒?”赵云的声音撞在帐壁上,震得悬挂的八阵图沙盘簌簌落砂。他掌心的玉佩突然发烫,嵌在龙睛处的晶核迸出细碎光点,如星屑般溅落在案。那些晶粉落地时竟聚成“时机未到”四字,每个笔画都像活物般蠕动,最终化作先帝常用的朱笔字迹。诸葛亮拾起案上泛着金属光泽的《巴蜀图语》,指尖刚触到巨人胸口的螺旋纹,书页突然渗出一滴金水,在竹纤维间晕开先帝的头像——年轻时的刘备立于涿县老宅枯井旁,手中正捧着半块玉佩,井中倒影赫然是浮城的雏形。

“子龙可还记得,”诸葛亮的羽扇轻扫过书页,金水头像随扇风流转,“先帝入蜀时曾言‘欲成大事,需顺天时’。”羽扇停在巨人胸口的螺旋纹上,那里突然浮现出细密的铭文:“归位者,非城之迁徙,乃文明之更迭。”诸葛亮的指节叩击竹简,发出编钟般的鸣响:“若三国城堡归位昆仑,城中百姓的乡音、田亩的桑麻、乃至诸子的典籍,恐都将被上古神城的灵能同化。”

帐外的晨雾突然化作金纱,透过帐幔照在玉佩上。赵云望见玉佩穿孔中映出的昆仑钥,正随着朝阳升起而缓缓转动。齿轮每咬合一度,蜀营的兵器便发出更响的共鸣——长枪振鸣如龙吟,弩机震颤似虎啸,连甲叶的摩擦声都汇成苍凉的古调。他突然想起长坂坡救主时,刘备摔阿斗的怒喝里藏着的深意:当时先帝怀中的玉佩必已预知今日,却因“时机未到”而缄默。

诸葛亮用羽扇轻敲玉佩,玉鸣与昆仑钥的转动声融为一体。影像角落的年轻刘备忽然抬手,将半块玉佩嵌入城门——那城门匾额上的“归位者”三字突然爆发出强光,匾额边缘的纹饰如活物舒展,竟是赵云枪尖水晶的放大版:十二道螺旋纹对应十二时辰,每道纹路里都锁着三国名将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