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遇汝等,三生有幸。”
“愿尔勤勉精进,莫负师徒一场!”
兄弟俩抱着怀中墨香书卷,只觉眼前的世界都跟着明媚了起来。
同样是教千字文,换一个人竟有如此大的不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若说当初周目教会了宋家几个孩子能读会写,那么此刻,陈青山则是将这十六个字无声无息间刻入了几人骨血。
这一刻,宋月娥早已没了先才的激奋,直到跟着自家小妹出了篱笆院子,下了山腰。
少女目光莹莹,她回望向山腰处,轻语喃喃。
“四丫我怎么忽然好生羡慕二弟三弟呢”
这个久违的称呼,让宋小麦人一激灵。
不过在看到少女满目怅然时,宋小麦心头一动。
她明白阿姐的惆怅,这也定不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怅然。
当年圣人提出有教无类,也没见收过女徒弟。
甚至一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一个时代的女性就此打入囚笼之中。
想要冲破这层束缚,宋小麦自认没这个能力。
但这不代表,就要以此画地为牢。
“阿姐不必忧郁,待二哥三哥每日学成回来,咱们再跟着他俩学一遍就是!”
“周目不是说过,温故知新嘛!”
“这样一来,咱们每个人不仅都能读书识字,还能加深二哥三哥记忆,岂不两全其美?”
姐妹俩手拉着手,行于李家村的田野之间,裙角在风中微微扬起,难得有这份闲适。
听着自家小妹语重心长的劝慰,宋月娥一双好看的桃花眸中荡漾出层层笑意,捂嘴轻笑。
“阿姐今日只是心折于夫子学识,才有此一感,哪里还要的着你这丫头劝解。”
羡慕归羡慕,可更多的,她还是为自家两个弟弟能寻得这么一位德才兼备的夫子而欣慰不已。
村子里人不多,各家各户生什么新鲜事,用不了多久,整个村就传遍了开。
譬如说村长家二牛跟宋大田老幺儿同一天入了清河。
又过了一天,宋大山家的老二老三也在隔壁村寻到夫子入了学堂。
这些足以震惊整个村的消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