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边轻声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正说着呢,凌叶羽看到鸡肋山上有人从战壕里往外抛土。
“有动静了!”
凌叶羽拍了拍许青杨。
两人透过观察孔,不用冒头就可以看到外面的情况。
但许青杨却没有那么兴奋,他撇了撇嘴:“他们一上鸡肋山就修整战壕,次次都这样。”
鸡肋山的没有复杂的战壕体系,只有寥寥几根战壕。
这里面积也不大,若是遭到炮击,只有战壕可以提供些许保护。
所以美国鬼子每次上来,都要修整一下战壕。
“唔!
咱们会等到机会的。”
凌叶羽点头说,继续盯着远处时不时抛出来的泥土。
他觉得美国佬也在构筑一个观察位置。
“你看着吧……”
许青杨却没这么兴奋。
他对鸡肋山上抛出的泥土失去了兴趣,翻过身子来,伸手把昨晚缴获的工兵铲抓在手里。
“你为什么想给他送工兵铲?”
凌叶羽扭头看了他一眼,好奇的问。
这个“他”
,就是张桃芳前辈。
这时候的志愿军叫做“最可爱的人”
,大后方也会有不少人自制礼物送上前线。
但这些东西大多都是些小手工,吃的东西,还有一些姑娘写的信。
给人送工兵铲,这确是闻所未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上次收到一封国内的信!”
许青杨用手搓着工兵铲上的泥土,开口说:“是一个学生写给最可爱的人的,他问我需要一件什么礼物?如果可以的话,他就给我做。”
“我想了半天,我觉得咱们阵地上最缺的就是飞机大炮,可显然这些东西他做不了。”
“我再一琢磨,我是打冷枪的,最需要什么?当然是一把趁手的工兵铲啊!
可以挖战壕,可以挖散兵坑,可以修整射击位。”
他又在工兵铲上倒了一点水,拿了块布把上头的泥点擦干净,恨不得把漆面上的划痕都给擦平了。
他捯饬着工兵铲,嘴里却没有停,继续说:“再一想,我这冷枪打的除了浪费子弹,一点效果都没有……可7号阵地上的张桃芳同志却打得有声有色,他是我的榜样,如果能送他一把好使的工兵铲,岂不是如虎添翼?”
“哦!”
凌叶羽点了点头。
这个想法有点意思,就好像给一个学生送暑假作业。
如果凌叶羽没有记错,张桃芳大概还有半个多月,就要从阵地上撤下去了。
许青杨要送礼的话,那的确得快点了。
“美国佬不是东西,可东西着实是好用!”
他又拧开了工兵铲的套筒,清理铰链里残留的泥沙。
“我觉得张桃芳同志一定会喜欢的。”
“嗯!”
凌叶羽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想法。
他对张桃芳的了解仅次于军史和战史里记载的几个故事。
那些穿越了时光的文字只是罗列了张桃芳的生平和一部分战斗经历。
而这些经历大多都是聊聊数语,几乎没有描述任何细节。
凌叶羽只知道他用机械瞄准具,在上甘岭地区的阵地上创下了一个世界级的记录,但却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
作为一个狙击手,凌叶羽知道,每一次射击都是特别的,每一次射击都是无数细节组成的。
所以,每一次射击,他都要全力以赴,考虑到每一个方面。
不可否认,张桃芳是个射击天才,而天才只需要付出30的努力,就能达到平常人100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