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下打量胡天佑:“明月几时有?”
胡天佑松了口气,接上暗号:“对影成三人。”
眼镜男子立刻热情地握住胡天佑的手:“可算等到你了!
我是苏北根据地联络处的老王。”
胡天佑如释重负,终于找到了组织!
他迫不及待地从怀中取出情报:“这是从南京带出来的重要情报,必须尽快交给长!”
老王郑重地接过情报:“你辛苦了!
长正好在镇上开会,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在镇子边缘的一间不起眼的农舍里,胡天佑见到了苏北根据地的长——一个四十多岁、面容坚毅的中年人。
长仔细阅读了情报,脸色越来越凝重。
“这些情报太重要了!”
长拍案而起,“日军计划在下个月对苏北根据地动大规模扫荡,兵力部署和进攻路线都在这里!
胡天佑同志,你立了大功啊!”
胡天佑却没有丝毫喜悦,他想起了李文明:“长,这情报是李文明同志用生命换来的,而我……我误杀了他……”
他的声音哽咽了。
长拍拍他的肩膀:“李文明同志的事我听说了。
他是真正的英雄,深入虎穴,忍辱负重,你也不要自责,在那种情况下,谁也无法判断真假。”
胡天佑一脸凝重地看着长,缓声问道:“李文明同志家里还有什么人吗?我想尽一点自己的责任。”
长的眼眶渐渐湿润,他强忍着悲痛,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回答道:“李文明同志是一个孤儿,他十一岁就参加了革命……”
说到这里,长突然停了下来,似乎难以继续说下去。
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般,不出声音。
胡天佑静静地听着,心中愈沉重。
当他听到“孤儿”
二字时,一股强烈的同情涌上心头。
他能够想象得到,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是如何独自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长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但泪水还是不听话地从眼角滑落。
他接着说道:“李文明同志从小就吃了很多苦,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革命的信仰和追求。
他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长的话语再次被哽咽打断。
胡天佑看着长那通红的眼圈,心中的悲伤也如潮水般袭来。
他不禁想起了李文明同志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场景,想起了他为了国家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
终于,长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悲痛,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
胡天佑也早已泪流满面,他为李文明同志的遭遇感到痛心,同时也对他的英勇事迹充满了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