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码鞋印、相同纤维和一把疑似抛尸工具的铁锹头,但都不是直接线索 —— 鞋印没对应身份,纤维常见,铁锹没手柄没指纹。” 小孙补充:“死者身份还是没法确定,没找到能证明身份的证件或独特标识,得等技术科结果和后续失踪人口比对。”
李明看着满满一页的勘查记录,指尖在 “李军” 和 “黑色连帽衫男子” 两个名字上划过:“先查李军的真实身份和去向,同时扩大监控排查范围,找 10 月 1 日至 7 日进出工地后门的可疑人员。” 他抬头看向渐渐暗下来的工地,塔吊的影子在地面拉得很长,“虽然没直接线索,但至少缩小了嫌疑人范围,等技术科结果出来,就能进一步锁定方向。”
小杨和小孙站在警戒线外,看着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零星的施工灯还亮着。“这案子最棘手的就是没直接指向性,” 小孙叹了口气,“所有线索都得靠化验验证,死者身份更是卡住了。” 小杨点头,目光落在地基坑的方向:“但至少我们找到了更多关联痕迹,只要化验结果能把这些线索串起来,总能找到突破口。”
夜色渐浓,工地的风带着泥土味吹过,两人手里的勘查记录被吹得微微翻动,上面的每一条痕迹、每一个数据,都藏着指向真相的碎片 —— 只是此刻,这些碎片还未拼凑出完整的轮廓,等待着实验室里的仪器,揭开它们隐藏的秘密。
另一边,小王正在对施工现场进行走访调查。
午后的阳光把东方花园工地的水泥地晒得滚烫,小王踩着反光的地面走向临时板房时,鞋底粘起的黄泥发出 “咯吱” 声响。施工人员都聚集在板房旁的树荫下,手里的搪瓷缸在石桌上磕出清脆的响,见他过来,喧闹的议论声瞬间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