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驿馆烛影
大梁的秋意比往年更浓些,驿馆庭院里的梧桐叶落了满阶,被夜风卷着贴在窗纸上,出细碎的“沙沙”
声,像极了此刻驿丞张谦的心绪。
他攥着那封从邯郸快马递来的竹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烛火在他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将眉宇间的惊惶拉得更长。
“驿丞大人,秦国使者的车驾已到馆外了。”
侍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张谦猛地回神,竹简上“齐军覆于济西,赵师败于河西”
的字迹仍刺得他眼疼——不过三日,这两则消息像野火般烧遍了列国,从邯郸到临淄,从蓟城到新郑,如今终于也燎到了大梁。
他定了定神,将竹简塞进袖中,理了理褶皱的官服,快步迎出门去。
馆外的街灯已点起,昏黄的光线下,一辆黑色的驷马轺车格外扎眼,车辕上挂着的玄鸟旗在夜风中展开,玄色绸缎上绣着的金线纹路,是秦国特有的样式。
车帘掀开,下来一个身着墨绿色锦袍的中年人,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正是公孙衍派来的使者,卫鞅的门生,陈轸。
“张驿丞不必多礼。”
陈轸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场,他抬手按住正要躬身行礼的张谦,目光扫过驿馆紧闭的院门,“魏王陛下可有旨意,何时见我?”
张谦心里打了个突,连忙引着他往里走:“大王已在宫中等候,只是……”
他顿了顿,终究没敢把后半句“群臣争论不休”
说出口。
驿馆的长廊里,烛火一路延伸,两侧的房间静得可怕,连往日里常有的驿卒走动声都消失了——谁都知道,秦国使者此时来大梁,绝不是为了寻常的通好。
穿过两道偏门,便到了通往王宫的密道入口,早有内侍在此等候。
陈轸跟着内侍走在暗道里,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中回响,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珏,思绪却飘回了咸阳。
三日前,公孙衍在相府的书房里召见他,案上摊着列国的舆图,齐赵两国的疆域上用朱笔圈出了败绩,公孙衍指着舆图上魏国的位置,语气笃定:“魏人近年连遭战乱,河东三城被我秦所占,他们日夜想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