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集赵国改革(3 / 6)

“可不是嘛!”

另一个士兵接话,“你看匈奴人穿的那衣服,又短又窄,骑马射箭多方便,哪像我们,穿得跟个粽子似的!”

“嘘!

小声点!”

旁边的老兵赶紧制止,“这话要是让将军听到,要军法处置的——那是蛮夷的衣服,咱们华夏人不能穿!”

年轻士兵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可脸上的不满,却明明白白写着。

赵雍站在不远处,听着他们的对话,心里更有底了——普通士兵是愿意改的,他们在乎的不是“华夏蛮夷”

,是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

从军营出来,他又去了邯郸城的市集。

市集上很热闹,卖粮食的、卖布匹的、卖兵器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他走到一个卖布匹的摊子前,指着一匹粗麻布问:“掌柜的,这布做一身宽袍,要多少料?”

掌柜的笑着说:“客官眼光好,这布结实!

做一身宽袍,得六尺布,要是做窄袖的短褂,四尺就够了!”

“哦?”

赵雍挑眉,“那为何没人做短褂?”

掌柜的叹了口气:“短褂是胡人的样式,谁穿啊?再说了,官府的人看到,还以为你是蛮夷,要抓人的!”

正说着,旁边一个卖肉的汉子插了话:“抓什么抓?我看胡人的短褂挺好!

我每天杀猪宰羊,穿宽袍总沾血,洗都洗不干净,要是穿短褂,多方便!”

“你懂什么!”

一个穿儒衫的读书人瞪了汉子一眼,“衣冠是礼仪之本,岂能随意更改?穿胡服,就是忘本!”

汉子不服气:“忘本?能吃饱饭、能不被匈奴人欺负,才是根本!

去年匈奴人来的时候,你那礼仪能挡得住刀子?”

读书人被噎得说不出话,甩袖走了。

赵雍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他知道,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谁都想过好日子,谁都想国家强盛。

只要他能说服朝堂上的老世族,这胡服骑射,就能推得下去。

第三日,赵雍再次召集诸卿上朝。

这一次,他没先提胡服骑射,而是让人抬上来两个箱子,放在殿中。

“诸卿,打开看看。”

内侍上前,打开左边的箱子,里面是一套赵国士兵的宽袍军服,还有一把长戟、一面盾牌;右边的箱子里,是一套胡人的窄袖短袍,一双皮靴,还有一张弓、一壶箭。

“左边,是我赵军的服饰兵器;右边,是匈奴人的。”

赵雍走到箱子旁,拿起胡人的短袍,“诸卿看,这短袍窄袖,骑马时不会被马镫勾住,射箭时手臂能伸直;这皮靴,鞋底有防滑纹,在草原上跑不容易摔跤。

再看我们的宽袍,穿在身上,走两步都费劲,怎么跟匈奴人打?”

说着,他又拿起匈奴的弓:“这弓比我们的弓短,却更有力,能射三百步;我们的弓,最多射两百步,还没等靠近匈奴人,就先成了他们的活靶子。”

公子成站在一旁,看着那套胡服,脸色依旧难看,却没像上次那样立刻反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雍见状,趁热打铁:“叔公,您是我赵国的老臣,一辈子为赵国操劳。

我知道您在乎传统,在乎华夏礼仪,可传统不是死的,礼仪也得能保国护民才行。

若穿胡服、学骑射,能让赵国的士兵少死些,能让边境的百姓安稳些,就算被列国笑几句,又有何妨?”

公子成沉默了许久,终于开口:“大王,老臣不是反对强赵,只是……只是胡服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若在军中推行也就罢了,若是朝堂之上、市井之中,人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