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集 太子劝学(4 / 5)

读了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便标记出来,准备明日向张仪请教。

景监见太子如此,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殿下,您今日……”

嬴荡抬头,眼中没有了往日的顽劣,多了几分认真:“景监,明日一早,便请张仪先生来授课,我还有很多问题要问他。”

接下来的日子里,嬴荡像是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沉迷骑射,而是每天准时到文华殿跟随张仪学习,从列国局势到治国之道,从新法条文到户籍制度,他都认真钻研,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反复请教张仪,甚至会主动找朝中大臣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

有时,他还会主动请求父王带他去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

他会蹲在田埂上,和农人一起谈论收成;会走进军营,和士兵们一起训练,听他们讲述战场上的故事。

他渐渐明白,新法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连接君王与百姓的纽带,是秦国强盛的根本。

一次,张仪讲完韩魏两国的盟约后,嬴荡问道:“先生,若韩国违背盟约,与魏国联手抗秦,我们该如何应对?”

张仪惊讶地看着他,往日里,太子对这些问题从不关心,今日却能主动思考。

张仪笑着说:“太子可有想法?”

嬴荡沉吟片刻,说道:“儿臣以为,韩国与魏国结盟,无非是为了利益。

我们可以先派使者去韩国,晓以利弊,若韩国不听,再出兵攻打宜阳,切断韩国与魏国的联系。

同时,我们可以许给魏国一些好处,让魏国放弃与韩国的盟约。

这样既不用大规模开战,又能瓦解他们的联盟,保全秦国的实力。”

张仪点点头,眼中露出赞赏:“太子所言极是,这正是‘连横’之术的精髓。

看来太子这些日子,确实学有所得。”

惠文王得知后,心中十分欣慰。

他知道,嬴荡已经开始明白储君的责任,开始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统治者。

秋末的一天,咸阳宫举行朝会,商议是否要在蜀地推行新法。

朝中大臣意见不一,老世族认为蜀地偏远,推行新法难度太大,反对推行;而支持新法的大臣则认为,蜀地物产丰富,推行新法能增加秦国的国力,应当推行。

争论不休时,惠文王看向站在一旁的嬴荡:“荡儿,你有何看法?”

众臣纷纷看向太子,老世族们眼中带着不屑,认为太子不过是个毛头小子,懂什么治国之道;而支持新法的大臣则带着期待,希望太子能支持他们。

嬴荡上前一步,神色从容:“儿臣以为,蜀地应当推行新法。

其一,蜀地有岷江之水,土地肥沃,推行新法,鼓励农人种田,能增加粮食产量,为秦国提供更多的粮草;其二,蜀地百姓多为蛮夷,不懂礼法,推行新法,能让他们明白规矩,归附秦国;其三,若蜀地不推行新法,将来恐生叛乱,威胁秦国的后方。”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推行难度,儿臣以为,可派熟悉新法的官员前往蜀地,先在部分地区试点,让百姓看到新法的好处,再逐步推广。

同时,可从军中调派士兵前往蜀地,协助官员推行新法,确保新法能顺利实施。”

众臣听了,纷纷点头。

老世族们也无话可说,太子的话有理有据,既考虑到了蜀地的实际情况,又提出了可行的方案,完全不像一个刚接触治国之道的少年。

惠文王看着嬴荡,眼中满是骄傲:“荡儿所言极是,就按你说的办。”

朝会结束后,张仪对惠文王说:“大王,太子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将来必能成为一代贤君,守护新法,强盛秦国。”

惠文王点点头,望着嬴荡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他知道,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