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定秦基
咸阳的初夏总带着股燥热,渭水岸边的柳树叶被晒得打蔫,可相邦府的议事厅里,气氛却比屋外更焦灼。
张仪身着深青色朝服,手指叩着案上的竹简,竹简上“军费匮乏”
“都江堰工料不足”
的字样刺得人眼疼。
他抬头看向对面的廷尉李斯,声音沉得像浸了水的铜钟:“李廷尉,前日你说北地郡军粮只够支撑三月,如今可有转机?”
李斯苦笑一声,将手中的账册推过去:“相邦您看,去年秋收虽丰,但蜀地初定,粮税大半留作赈灾;北方蒙恬将军筑堡垒,耗粮甚巨。
至于都江堰,李冰太守派人来催了三次,说若再不补拨铁具,汛期前怕是完不成堤坝加固。”
张仪拿起账册翻了两页,指尖划过“盐铁”
二字时突然顿住。
秦国的盐多来自关中盐池与蜀地井盐,铁则产自陇右铁矿,这些年全由私人经营——关中最大的盐商魏东陵,垄断了三成盐市;陇右的铁商赵氏,更是把铁具价格抬得比六国还高,农户买一把锄头要花半石粮,军队打造兵器也得看他们脸色。
“有了。”
张仪猛地拍了下案,眼中闪过亮光,“盐铁乃民生之本、强军之基,若由国家专营,统一生产、统一定价,既解百姓之困,又能充盈国库。”
李斯愣了愣,随即点头:“此法可行!
只是那些富商……魏东陵与赵氏在朝中颇有门路,怕是会反对。”
“反对也得推行。”
张仪站起身,目光扫过窗外,“明日朝会,我便向大王进言。”
次日早朝,咸阳宫的殿内鸦雀无声。
张仪手持竹简,将盐铁专营的主张一一道来:“盐者,百姓每日不可缺;铁者,农耕、兵器皆需用。
今私人专营,商贾哄抬价格,一则百姓受苦,二则国家无利。
臣请大王下令,将全国盐池、铁矿收归国有,设盐铁官管理生产销售,禁止私人经营。”
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有内侍通报:“启禀大王,关中盐商魏东陵、陇右铁商赵仲,率三十余富商在宫门外求见,言称有要事启奏。”
惠文王坐在龙椅上,眉头微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