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越收拾着摊位,说道。
“放心,我已经让人回去运货了,明天保证有新的粟米和布匹。”
李信之点头,又道,“对了,我还带了些秦地的好酒,晚上咱们找个地方喝两杯,好好聊聊以后的生意。”
张越欣然应允:“好啊,我也带了魏地的酱肉,正好下酒。”
夕阳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市集上的摊位渐渐收拾完毕,只剩下几个还在打扫卫生的官吏和百姓。
远处的黄河波光粼粼,贺兰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而河西双市的灯火,却一盏盏亮了起来,照亮了这边境的夜晚,也照亮了两国百姓对未来的希望。
李信之看着眼前的灯火,心里忽然想起咸阳城里官吏说的话:“通商不是为了一时之利,是为了让两国百姓世代交好,让边境永无战事。”
那时候他还不太明白,如今看着这热闹的市集,看着百姓们满足的笑容,看着自己和张越这样的商人能安心合作,他终于懂了。
或许,这就是通商的意义——不是冰冷的文书,不是朝堂上的争论,而是粟米里的香气,是丝绸上的花纹,是商人们握手时的温度,是百姓们买到心仪物品时的笑容。
这些细微的美好,像一颗颗种子,在河西边境的土地上生根芽,终有一天,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庇护着这里的每一个人。
夜色渐浓,李信之和张越提着酒壶和酱肉,朝着市集旁的客栈走去。
身后的双市木柱在灯火的映照下,“秦魏双市”
四个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风里不再有沙砾的凉意,反而带着粟米的清香和丝绸的柔暖,吹拂着这方刚刚苏醒的土地,也吹拂着两国百姓共同的明天。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