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集 储粮换技(4 / 6)

>李斯不敢怠慢,立即前往关中的试验田,挑选了十户有经验的农户,每户放一套曲辕犁,让他们试用。

农户们起初对新犁具心存疑虑,认为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直辕犁好用。

李斯耐心劝说,又让韩平亲自演示如何使用曲辕犁。

韩平牵着一头牛,套上曲辕犁,在田里耕了起来。

只见牛走得平稳,曲辕犁在田里灵活穿梭,不一会儿就耕出了一片整齐的田垄。

农户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围上来询问使用方法。

韩平一一解答,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调整犁铧的深度。

试用半个月后,农户们纷纷来找李斯,脸上满是喜悦。

“李大人,这曲辕犁太好用了!”

农户张老汉激动地说,“以前用直辕犁,一天耕两亩地就累得不行,现在用曲辕犁,一天能耕五亩地,牛也不费劲。

今年秋收,我家的粟米肯定能多收不少!”

李斯听后,心中大石落地。

他立即向商鞅汇报,请求在关中地区大规模推广曲辕犁。

商鞅批准后,李斯组织官营工坊加大生产,同时在各郡县设立“农技学堂”

,让韩平等工匠传授曲辕犁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短短半年时间,关中地区就推广了五千多套曲辕犁。

次年秋收,关中的粟米亩产较往年提升了三成,多收的粮食装满了各地的常平仓。

消息传到咸阳,秦王大喜,下令赏赐李斯和韩平等工匠,还让李斯将推广曲辕犁的经验整理成册,送到巴蜀、陇西等地区,让更多农户受益。

曲辕犁的成功推广,让秦国尝到了“储粮换技”

的甜头。

李斯趁热打铁,向商鞅提议,与魏国、赵国等东方诸侯国开展类似的合作,用多余的粮食换取他们的先进技术。

商鞅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派使者前往魏国,用八百石粟米换取了魏国的“龙骨水车”

制作工艺。

龙骨水车是一种高效的灌溉工具,能将低处的水引到高处的农田,特别适合在干旱地区使用。

秦国的工匠在魏国工匠的指导下,很快掌握了龙骨水车的制作方法,并在陇西、北地等干旱地区推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