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仓新器
咸阳城外的官道上,尘土被初夏的风卷着,黏在黑林的粗布短褐上。
他刚从三百里外的巴蜀郡赶回,背上的竹篓里装着半截开裂的竹篾,还有几块沾着桐油的麻布——那是他在蜀地见山民用来装茶饼的物件,此刻却沉甸甸地压着他的心思。
“黑林!
你可算回来了!”
粮仓外的土坡上,仓监老冯挥着账簿朝他喊,声音里带着急意。
黑林加快脚步,刚走到粮仓门口,一股潮湿的霉味就钻进了鼻腔。
他皱着眉往仓里走,只见几个役卒正蹲在地上,用木锨把霉的粟米往麻袋里装,褐色的霉斑在黄米中格外扎眼。
“又坏了多少?”
黑林蹲下身,捻起一把霉米,指尖触到的颗粒又软又黏。
老冯叹了口气,翻开账簿:“这一窖少说有两百石,前几日连阴雨,土窖渗了水,捂了三天就成这样了。
再这么下去,秋收的新粮都没地方放,仓律里的损耗线可就兜不住了。”
黑林没说话,从背上的竹篓里掏出那截竹篾。
这竹篾是蜀地的水竹编的,纹路细密,虽裂了口,却不见半点霉变。
“老冯,你看这个。”
他把竹篾递过去,“蜀地山民装茶饼用的,外面涂了桐油,我在那边住了半月,见他们的茶饼放了大半年都没潮。
咱们要是用这个编粮囤,代替土窖,会不会好点?”
老冯接过竹篾,翻来覆去地看:“竹篾轻,又好挪动,可装粮沉啊,会不会撑破?再说这桐油,涂多了会不会串味?”
黑林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小竹囤,也是涂了桐油的:“我在蜀地编了个小的,装了些粟米试了试,淋了雨也没漏,粮味也没串。
咱们先编几个大的试试,用粗竹篾做骨架,细竹篾编底,桐油多涂两层,肯定撑得住。”
老冯盯着小竹囤看了半晌,突然拍了下大腿:“成!
我跟县尉递个话,给你调十个会编竹器的役卒,再弄些水竹和桐油来。
要是成了,你可是立了大功!”
接下来的十日,黑林带着役卒们在粮仓旁的空地上扎了营。
天刚亮,他们就去城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