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掉了下来:“往年旱年,家里的粮只够吃半年,今年有了这新粟种,就算旱了,也收了不少,再加上官府调拨的粮,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蒙武扶起老农,说:“这是秦王让大家安心,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陈禾在关中住了下来,他教农人们改良农具,还把楚地的种植技术和关中的技术结合起来,写出了一本《秦农新法》。
蒙武把这本书印到各郡县,农人们照着书里的法子种庄稼,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三年后,秦国的粮仓储备总量比引种前翻了一倍,咸阳的常平仓里,粮食堆得能到屋顶,各地的郡县粮仓也都满了。
景监在朝堂上禀报:“如今秦国的粮食,足够支撑全国百姓七年食用,就算遇到大灾,也不用怕了。”
秦王政听了,笑着说:“当年引种南方稻粟,是明智之举,这都是蒙武、陈禾,还有天下农人的功劳。”
蒙武站在朝堂上,想起第一次去楚地时,看到的那些稻田,想起试验田里蔫掉的秧苗,想起各地农官送来的丰收账本,心里满是感慨。
他知道,这些金黄的稻穗和粟穗,不仅充实了秦国的粮仓,更给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底气——有了足够的粮食,士兵们才能吃饱饭,百姓们才能安心生活,秦国才能在乱世中站稳脚跟,一步步实现统一的大业。
夕阳下,咸阳城外的稻田里,几个孩童在田埂上奔跑,手里拿着刚成熟的稻穗,笑声传得很远。
蒙武站在城楼上,看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想起陈禾说过的话:“只要能让百姓多收粮,比什么都强。”
他知道,这才是秦国最珍贵的财富——不是金银,不是城池,而是这满田的庄稼,和百姓脸上的笑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