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的孩子都停了声,睁大眼睛盯着陈九。
柳文清挑了挑眉,手里的折扇也停了摇。
他见过不少口技艺人,可像陈九这样年纪轻轻,就能把多种鸟鸣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倒是少见。
就在众人沉醉于“鸟语”
时,陈九突然变了调子。
先是一阵“哗啦啦”
的流水声,接着是木桶碰撞的“咚咚”
声,随后又传来妇人的吆喝:“打水咯——”
,连水桶放在石阶上的“哐当”
声都清晰可辨。
这分明是巷口水井边的日常景象,被他用嗓子一一还原,仿佛就生在眼前。
“好!”
人群里有人忍不住喝彩,接着就有铜板“叮当”
落在木桌上。
陈九听到声响,嘴角弯了弯,却没停下表演。
他又模仿起市集上的叫卖声,从“糖炒栗子”
的醇厚,到“针头线脑”
的清脆,再到“磨剪子戗菜刀”
的沙哑,每一种都活灵活现,引得看客们频频点头,仿佛真的走在喧闹的市集里。
等陈九收了声,木桌上已经落了小半堆铜板。
他刚要鞠躬道谢,就见老周挑着个担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个穿粉色布衣的姑娘,是班主的女儿周小莲,专演戏法。
“各位莫急,小九的口技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让小莲给大伙变段戏法。”
老周把担子放下,从里头取出个铜盆,一盆清水,还有几块彩色的绸布。
周小莲走上前,先是给众人行了个礼,然后拿起铜盆,让大家看清楚盆底是空的。
接着,她把清水倒进铜盆,又将绸布盖在盆上,双手按住绸布轻轻晃了晃。
等她掀开绸布时,铜盆里的水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束娇艳的桃花,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从枝头摘下来的。
“咦?水去哪了?”
人群里有人好奇地问。
周小莲笑而不答,又拿起一块红绸布,在空中挥了挥,绸布落下时,手里竟多了个小小的鸟笼,笼里有只翠绿的鹦鹉,正歪着头看众人。
柳文清看得认真,他注意到周小莲的手法极快,却又不显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