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集 桑麻种植(1 / 6)

秦桑绿:渭水畔的产业链之歌

时值秦昭襄王二十二年暮春,渭水南岸的下邽县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桑麻会”

县衙前的空地上,数十捆新采的桑叶与亚麻秆整齐码放,县令赵平手持一卷竹简,声音洪亮地念着咸阳传来的诏令:“凡垦荒种桑百亩者,免徭役三年;麻田亩产三石者,赏布二匹。”

人群中的老农陈仲直了直佝偻的腰。

他家三亩薄田世代种粟,去年因旱灾颗粒无收,如今听闻种桑麻有如此优待,干枯的眼里泛起了光。

身旁的青年李商却皱着眉:“桑苗要三年才结果,眼下春播在即,万一误了农时怎么办?”

赵平仿佛早料到会有质疑,挥手召来两名吏役。

吏役抬着的木架上,挂着一幅麻布与丝绸缝制的地图——红色标记的“桑区”

沿渭水绵延百里,蓝色“麻区”

则分布在泾水下游的沙土地带。

“诸位请看,”

赵平指着地图,“县府已请农官勘察,咱们下邽县六成土地适宜种桑,三成宜种麻。

农官今日便会上门,帮各家规划田亩。”

陈仲回家后,农官很快带着桑苗与麻种登门。

看着院角堆着的粟种,陈仲的老伴犹豫道:“要不留半亩种粟?万一桑麻卖不出去……”

农官却从行囊里掏出一匹细麻布:“老夫人瞧,这是去年栎阳县农妇织的麻布,在咸阳集市能换五斗粟。

等桑苗结果,养蚕织绸,收益还要翻番。”

说服了农户,赵平又马不停蹄赶往城西的苏家染坊。

坊主苏娘正对着一堆泛黄的麻布愁,见县令来访,忙迎了上去:“大人,去年麻料不够,染好的布没到冬月就卖光了,今年……”

“今年麻料管够。”

赵平笑着递过文书,“县府已与十户麻农签了契书,秋收后优先供应你这里。

但有一条,你得收些农家女子学染织,教她们手艺。”

苏娘眼睛一亮,当即应下:“我这就贴告示,凡是愿意来学的,管饭还月钱!”

转眼到了盛夏,陈仲的桑田已郁郁葱葱。

他每日天不亮就去采桑,回家后将桑叶撒进蚕匾。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