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定山河:秦与诸侯会盟记
咸阳城外的渭水之畔,已连月车马不绝。
工匠们伐取秦岭之木,在河畔筑起高三丈的盟台,台身以朱砂涂饰,上书“协和万邦”
四个大篆,远远望去,如同一座矗立于天地间的赤色丰碑。
盟台两侧,各国的旗帜迎风招展——秦国的玄鸟旗、魏国的青龙旗、韩国的白虎旗、赵国的玄武旗、楚国的朱雀旗,五色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将秋日的天空衬得愈高远。
秦王政身着玄色朝服,腰间佩着太阿剑,缓步走上盟台。
他年方二十二,眉宇间却已见沉稳,目光扫过台下各国使臣,最终落在了身旁的丞相吕不韦身上。
吕不韦今日换上了绣有山河纹的锦袍,手中捧着用青铜打造的盟约礼器,低声对秦王道:“君上,各国使臣均已到齐,只待吉时行礼。”
秦王微微颔,目光转向台下最前排的魏国丞相魏昂。
魏国与秦国接壤最长,边境冲突也最频繁,此次盟约能否顺利签订,魏国的态度至关重要。
魏昂感受到秦王的目光,上前一步拱手道:“秦王殿下,魏秦两国隔河相望,此前因河西之地多有摩擦。
若此次盟约能明确边境商道与戍边规矩,魏国愿与秦国世代交好。”
他的话音刚落,韩国使臣申不害便接话道:“韩地贫瘠,全靠与各国通商度日。
此前秦国在函谷关设卡,征收重税,韩商苦不堪言。
若盟约能定下‘通关无滞、税率均分’的规矩,韩国必全力支持。”
秦王听着各国使臣的诉求,心中已有定数。
待众人说完,他抬手示意全场安静,声音洪亮如钟:“诸位使臣,秦与各国接壤千里,或有商路之利,或有边境之患,然战乱只会让百姓流离,唯有盟约能保长久太平。
今日秦愿与各国定下三约,若各国同意,便请登台歃血为盟。”
话音落时,吕不韦上前展开竹简,以中气十足的声音宣读盟约条款:
1贸易之约:各国开放境内主要商道,在边境设立“互市驿”
,由秦与各国共同派官管理,商税统一定为“什一税”
,严禁随意设卡征税;秦国承诺每年向魏国、韩国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