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他因顶撞校尉被逐出军营,原以为此生再无出头之日,是市井间的兄弟凑钱帮他建起这武社。
如今这方寸之地,竟也成了某些人眼中的刺。
五、同舟共济
三日后的清晨,李砚之被一阵急促的叩门声惊醒。
开门见是账房先生,对方手里攥着片染血的铁牌——正是咸阳铁行会的弯月徽记。
&0t;王师傅被抓了!
&0t;账房先生声音颤,&0t;禁军说他私铸兵器,把铺子都封了,这是从他袖口掉下来的。
&0t;
郑明礼闻讯立刻带着弟子们赶往西市,却见铁匠铺门前已围满了人。
几个老农举着刻有行会印记的农具哭喊:&0t;王师傅打的锄头比官坊的好十倍,怎会是私铸兵器?&0t;李砚之忽然注意到,门柱上贴着的封条边缘,有半枚玄鸟纹的印泥痕迹。
&0t;我知道这印泥。
&0t;人群后传来赵虎的声音,他肩上扛着石敢当,少年胳膊上缠着渗血的布条,&0t;方才去寻王师傅,在巷子里被几个带刀人拦着,这是从他们袖袋里蹭到的。
&0t;他展开手心,半枚玄鸟印泥与封条上的正好吻合,&0t;这是中常侍府的私印。
&0t;
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咸阳。
午时刚过,城隍庙前的空地上已聚集了数百人。
诗社的儒生们举着抄有《农事策》的竹简,工匠行会的人带来各式器物,武社弟子则排成人墙护住老弱。
郑明礼站在台阶上朗声道:&0t;大秦律法,民有冤情可直诉郡守!
今日我等便去府衙,辨明是非!
&0t;
郡守府外的石狮子前,李砚之将那被踩脏的《渭水》诗稿高高举起:&0t;我师说过,天地之间,民为贵。
王师傅为百姓铸农具,何罪之有?&0t;王铁山的小女儿抱着父亲打造的铜铃哭道:&0t;这铃是爹给我做的,说声音能传到渭水边&0t;铜铃晃动着,清脆声响穿透了围观人群的嘈杂。
突然,府衙大门&0t;吱呀&0t;洞开。
郡守身着朝服走出,身后跟着被松了绑的王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