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初航
咸阳宫的铜灯在暮色中次第亮起,将廷议的长案映照得明暗交错。
廷尉李斯展开的舆图上,秦国的疆域如猛虎踞坐中原,可当他的玉圭划过东海之滨时,秦王嬴政忽然叩了叩案几:&0t;朕听说,琅琊郡的渔船敢往日出之处去了?&0t;
侍立一旁的琅琊郡守额头沁出细汗。
三个月前他上报渔民现无名岛屿的奏报,原以为只会淹没在堆积如山的文书里,没想到竟被陛下记在心上。
&0t;回陛下,确有此事。
那些渔民从岛上带回了赤色珊瑚,还有能治风湿的异草。
&0t;
嬴政指尖在舆图边缘摩挲,青铜剑鞘上的夔龙纹映着他眼底的波澜:&0t;传朕旨意,调少府工匠百人往琅琊,造能抵风浪的大船。
再从军中选识水性者,与渔民混编船队。
&0t;
满朝文武皆露惊愕之色。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的重心始终在耕战二字,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才是争夺的焦点。
博士淳于越忍不住进言:&0t;陛下,海途凶险,耗资巨大,不如&0t;
&0t;不如困守陆地,让齐楚的船舰在海上笑我大秦无人?&0t;嬴政打断他的话,目光扫过群臣,&0t;当年穆公拓地千里,惠文王收巴蜀,昭襄王破六国合纵,哪一步不是险中求胜?&0t;他抓起案上的赤色珊瑚,那通透的红在烛火下流转,&0t;朕要这东海,也要这珊瑚背后的万里波涛。
&0t;
一、琅琊造船坞
琅琊郡的海岸线上,新筑的船坞正吐出第一缕晨雾。
少府令章邯踩着木跳板巡视工地,脚下的麻石还带着海露的湿意。
工匠们将煮过桐油的樟木拼接起来,斧凿声与海浪拍岸声交织成一片。
&0t;章大人,这龙骨得再加粗三寸。
&0t;老工匠徐福用墨斗在木头上弹出直线,他满手老茧的指腹划过木材纹理,&0t;渔民的小舢板遇着大浪就像飘叶,要往深海去,就得学百越人的楼船样式。
&0t;
章邯蹲下身查看刚铸好的铁锚,锚爪上的倒刺闪着寒光:&0t;徐福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