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集 卫鞅的忧虑(1 / 5)

《法典骨血》

栎阳的夏夜总带着渭水的潮气,卫鞅推开书房窗时,正撞见巡夜的甲士举着火把走过巷陌。

火光在夯土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像极了他案上那些尚未定稿的法典竹简——字里行间都是锋芒,却总怕被什么东西轻易揉碎。

案头堆着各县送来的卷宗,最上面那册记着商於之地的收成:去年迁去的三晋流民开垦了十二万亩荒地,亩产粟米两石三斗,比旧秦地高出近一倍。

卫鞅指尖划过“两石三斗”

的字样,嘴角刚要扬起,目光却落在旁边的竹简上——那是太子驷的太傅公子虔送来的,说东宫近日在讲授《尚书》,太子对“周公制礼”

尤为着迷。

他忽然觉得喉头紧,转身从书架最底层抽出个桐木匣子。

匣子里装着块褪色的帛书,是老师李悝临终前写的:“法者,国之骨血也。

骨血不存,肌躯难立。”

墨迹早已暗,却仍能看出落笔时的颤抖。

那年卫鞅才二十岁,跪在魏国相府的灵前,看着老师枯瘦的手指指着《法经》竹简:“魏已无变法之土,你若遇明主,切记要让法成为国之常道,而非一人之言。”

“大人,君上驾临。”

内侍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卫鞅慌忙将帛书收回匣中,转身时正撞见嬴渠梁掀帘而入,手里还攥着半块麦饼。

“又在看这些劳什子?”

孝公笑着把麦饼放在案上,“方才从太傅府过,听见甘龙在教弟子‘克己复礼’,我看他是忘了河西的麦子是谁种的。”

他拿起一卷法典草稿,眉头渐渐皱起,“‘盗马者刖足’?是不是重了些?”

“乱世用重典。”

卫鞅躬身道,“去年陇西有牧民盗马献给戎王,换了十张羊皮。

若不严惩,边境的马政迟早崩坏。”

他看着孝公摩挲竹简的手指,那上面有块新添的冻疮——上个月巡边时,君上亲自给戍卒裹伤,冻裂了虎口。

孝公忽然叹了口气:“昨日去看新筑的粮仓,廪吏说今年的存粮够秦军吃五年。

可我夜里总梦见河西,魏人还在阴晋城头插着他们的熊旗。”

他抬头望向卫鞅,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